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ID:32996360

大小:61.9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8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向区域软件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软件人才提岀了更高的要求,探索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重庆市为例,提出以软件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校企深度联合为平台,以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符合重庆IT高地战略的需要,为人才培养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关键词: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能力;培养模式1研究背景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进一步明确了软件产业的重要地位,即''软件产业是国家

2、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而软件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软件技术人才。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更需要大批实践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但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现状是:既缺乏高端管理人才,也缺乏低端基础程序员,中端软件人才相对饱和,但是这些软件人才在知识结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之间都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表面上中端软件人才充足,但是实际可用之才仍然缺乏的尴尬现状。中端软件人才主要源自普通高校

3、,出现这一现状说明普通高校在本科软件人才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地方普通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基于区域信息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综合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2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能力需求分析重庆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直辖后的重庆正在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十一五”期间,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超过380亿元,并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领跑全国。目前已成为国内具

4、有影响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城市,是西部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通过发展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软件信息服务外包和物联网产业,培育5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骨干软件企业,打造10条以上百亿级产业链,形成60亿美元软件出口,从业人员达30万人的规模,实现1500亿元销售收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西部第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中端应用型软件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调查走访了重庆市30多家各类型的软件企业,并通过前程无忧网对重庆地区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5、在文献⑵中对重庆市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能力需求分析如下:①至少精通一门主流开发技术,其需求依次是JAVA、.NET和嵌入式开发;②熟悉软件开发中其他一个或多个环节(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测试);③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开发经验;④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且熟悉国外文化;⑤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抗打压能力。对于软件外包人才,更需要具备:①掌握外语(英语、日语等)的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②具备扎实的行业技能和经验,掌握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技能,对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管理和行业知识都具有广泛的

6、了解;③熟悉和遵守国际外包行业标准和流程规范,具有大型软件项目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态度;④能融入多元文化氛围,理解尊重国外客户在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并与他们密切交流和沟通解决外包项目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3构建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将校企合作融入到人才能力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这种合作应该是深度的、紧密的。通过企业的参与,使得培养的人才更符合重庆市软件产业的需求。3.1校企合作。制定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根据重庆市中端应

7、用型软件人才需求分析,结合学院自身条件和人才培养特色,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了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即工程能力为核心,强调在适应企业需求的同时,注重提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重视软件工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其发展,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管理项目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六种能力),全面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三种精神)。3.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1)根据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整合并优化卡相关课程,特别增加与工程相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IT

8、前沿技术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将培养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各具体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而且还需要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规定这些能力的实现方式。这里的课程不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