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

ID:32998031

大小:56.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_第1页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_第2页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_第3页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_第4页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北风格竹笛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摘要】陕北风格的竹笛作品是当代竹笛风格流派中极具有特点的流派,音乐中大量的借鉴了秦腔、碗碗腔和山歌的音乐特点,音乐听起来婉转动听、音调丰富的同时又不失高亢豪迈。怎样准确把握陕北风格竹笛音乐的艺术风格,他的演奏技术特点怎样把握,本文将从竹笛的气息和手指技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陕北风格;技术特点竹笛音乐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受到来自各个不同地域文化、习俗、戏曲和地方小调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性风格特点的音乐风格。地域性风格的竹笛作品的美感和色彩主要体现在音乐技巧的处理运用上,不同的地区使

2、用同样曲调的竹笛,演奏不同曲子,使用不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不同的。陕北风格的竹笛作品是当代竹笛风格流派中极具有特点的流派,音乐中大量的借鉴了秦腔、碗碗腔和山歌的音乐特点,音乐听起来婉转动听、音调丰富的同时又不失高亢豪迈。下面将对竹笛陕北风格的演奏特点进行阐述。、气息技术气息是竹笛演奏的基础,陕北风格的竹笛曲子音域宽广、旋律跳动较大、声音强弱幅度较大,十分强调气息与口风的配合的细腻度,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在一些作品中还出现了循环呼吸技术的使用,是对气息的使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循环换气技术。循环换气为笛

3、子技巧中难度比较大的技术技巧,它主要是利用口鼻的配合,在连续不断吹音的基础上进行换气呼吸的技术。主要是为塑造大段的行云流水式的片段或有特殊需求的长音中使用。在陕北风格作品中也有对循环呼吸技术的使用,例如:马迪《秦川抒怀》,循环换气完成一个25拍的2音,为复调伴奏主题音调的推动提供一个由弱到强的长音铺垫,让伴奏帮助音乐达到全曲的高潮。谱例1(二)气震音。气震音又称腹震音或腹颤音,是依靠腹肌和横隔肌的自然控制,使气流呈一种均匀而规则的波动所取得的音乐效果。震音幅度范围较广,气震音的幅度轻、重、缓、急直接影响到不同乐意的表达

4、、旋律的起伏、结构的对比,以及音头、力度的变化,使气震音表现音乐更加丰富多彩。陕北风格的作品中气震音的使用要注意润强化,一般在长音中使用,使用时长音前半段做平直长音,后半段加入气震音,从而形成对比,达到润强化的作用。二、手指技术竹笛的指法技巧非常丰富,有能表现南派委婉柔美华丽的打音、叠音、赠音等技巧,也有表现北派激情豪放高亢的历音、滑音、飞指等技巧,这些技巧在陕北风格的作品中为作品增加了很多创造性。比较凸显特点的技巧有揉音、滑音和飞指。(一)揉音。揉音是模仿板胡揉弦效果的一种创新技巧,吹奏揉音要将中指和食指并拢,在笛子

5、的第五孔半孔和第六孔半孔之间的压揉,右手同理在第二孔半孔第三孔半孔之间压揉。揉音的使用不仅增强了乐曲力度,表达情感更加真切生动,还使乐曲的韵味十足。例如:《秦川抒怀》中的压揉音,突出了陕北独特的韵味,表现了陕西地方音乐风格的朴实、内在、大气、自然的独特韵味。谱例2(二)滑音。滑音是体现地方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以发音生硬饱满、力度较大为主要特点,常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同时在乐曲的速度、感情支配下也有发音委婉柔和的滑音。在陕西音乐风格的笛曲中存在着许多滑音,滑音模拟了陕北民歌的甩腔唱法。例如高明《陕北好》谱例3三、舌类技

6、法舌类技法在乐曲中运用最多的是吐音和花舌两种技巧为烘托。(一)吐音。吐音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是竹笛乐曲中最常用的演奏技法,吐音要求发音结实、清晰有力、可强可弱并且圆润有弹性,在曲子中用来表现热情活泼、激昂欢快的情绪,并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马迪《赶牲灵》中大量的使用了三吐音技术,在实际演奏中有种骏马飞腾的感觉,因此在演奏时要注意三吐音的弹性和颗粒感。谱例5(二)花舌。“花舌”有舌尖颤和舌根颤两种,利用舌头在口腔中的快速震动,产生连续快速的碎音而形成的演奏技巧,是竹笛常用演奏技法之一,比较富有戏剧性。花舌,俗称打

7、嘟噜,常用来变现热烈欢快的情绪,还可以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声音。“一般地说,花舌音可以用在愉快的跳跃的或表现特殊的效果的旋律里面,这种吹法在欢乐而热烈的乐曲中用得较多”,詹永明在《笛子基础教程》中,指出花舌音“效果与弹拨乐的轮指效果相似,多用于北方风格的笛曲和欢快热烈的情趣之中”。在陕北作品中也大量的使用了花舌,主要是对音乐情绪强的片段的一个渲染作用,从而使山歌式的竹笛吹情特点得以更好的发挥。例如马迪的《陕北好》。谱例6“只有民族的,才有世界的”。竹笛音乐的发展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8、陕北风格的竹笛作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去继承并发扬,使中国竹笛风靡海内外,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喜爱的独具魅力的中国独奏乐器,也为中国民族音乐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赵松庭.笛艺春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2]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名曲荟萃•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3]曲广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