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ID:33001321

大小:77.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8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_第1页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_第2页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_第3页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_第4页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对高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再认识邓心强游春霞中国矿业大学公管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摘要:近三年來,被誉为屮国本土最新教学模式的“对分课堂”,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普遍关注,它被国内50余所高校近百门课程迅速应用,而各类课题、报告、文章也不断涌现,宣传力度很大。基于它对各种已有教学方式的综合与融汇,它对学牛类别和课程类型的考虑不尽全面,故并非一种“包治百病”的新鲜、玄妙而又神秘的教学模式;从其对教师能力要求、学生风气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來看,对分课堂虽有星火燎原Z势,但在屮国当前教学屮并非十全十美、畅通无阻。此种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中,并不能在高校各门类、各学科中畅通无阻、包打天下

2、。要针对学生所处阶段来采用,不能一刀切。它比较适用于大二、大三、研一和研二等四个年级。木科期间一头一尾的年级是不适宜的。一些实践性很强或在理论性内容讲解后紧接着实践的课程,比较适用;而对那些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则不宜。理工科课程多数需要推理、演算才能搞懂,学生缺席或走神就会听不懂,自学与内化存在很大难度;而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的性质决定了采用“对分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此外,国内学校

3、古I定桌、椅,成线排列等,不利于开展圆桌或对话式探讨,空间的局限也使“对分课堂”进行遇到一定的障碍。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很多插班到各专业来学习中国课程,由于没有很强的汉语基础,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还有一个过程。即

4、当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成熟与适用还有一个不断探索、调试和完善的过程。关键词:对分课堂;组合式;学生阶段;教学管理;作者简介:邓心强(1979-),男,湖北大悟人,文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屮国古代文论与文化等研究。收稿日期:2017-09-10基金:[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批评选读”及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代文论”立项建设(2017KCPY10)Received:2017-09-10这是一个教育理念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层出不穷,诸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以及知识关联的教学策略、多元化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W

5、PBL教学法等风起云涌,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2014年复旦大学推出的“对分课堂”被誉为是屮国本土产生的、具有先进意义的一种新型教改模式。此后,其开创者张学新教授在全国各地数十所院校举办宣传报告近50场次,举办相关培训近10次,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反响,2016年发表相关成果激增,成为近年高校教学关注的一大热点。笔者2016年7月底在苏州参加了为吋2天的“对分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并在此前逐一研读过其纲领性论文《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1]及相关材料,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过程、目的以及具体操作、近年影响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报名培训、发文、申报课题三方*

6、看,高校教师相当一部分对“对分课堂”兴趣浓厚,就宣传和反馈来看十分火爆。复旦大学牵头拟在2016年秋季出版国内首套基于“对分”教学模式的教材十余种。这种教学模式真的畅通无阻、万能无忧吗?从各式宣传和现场报告来看,它在高校和屮小学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过高地预估未必十分理性。在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根深蒂固、高校学科多元化的今天,它的适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据开创者张先牛介绍,“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1]。此模式把教学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教师的课堂讲授(Presentation),即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

7、进行精讲,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框架,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课后的内化吸收(Assim订ation),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材料将讲授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经验,是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过程;学牛的课堂讨论(Discussion),带着课后的自学和思考结果与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组间讨论。用三个环节的英文首字母命名,即简称为“PAD课堂”。一、“对分课堂”是一种组合式教学基于此三个阶段,张先牛说这一教学模式的突出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吋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

8、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l]o即:一是错开时间(约一周),先讲授后讨论。二是加强过程评价,在内化吸收、递交作业、讨论反馈过程中考核学牛并评定成绩。他并就这一教学模式的进行过程及注意事项、考核的方式与相关技巧等,在文章和报告中逐一进行了解说。其中大部分观点笔者是赞同的。但笔者认为在各种教学理念和模式群起纷争的当今,对“对分课堂”的地位和创新性宣扬未免有些过高,它只是此前常运用的多种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型组合。最近十儿年来,讨论式教学在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