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

ID:33001830

大小:63.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8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_第1页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_第2页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_第3页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_第4页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影响实验探究摘要:运动性肌肉酸疼是在运动中影响运动能力下降的一种常见现象。目前,它是运动领域的研究热点。足底按摩作为一种“绿色疗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运动后机体的恢复。然而,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的影响研究较少。文章对实验对象诱发运动性肌肉酸疼后施以足底重点反射区按摩。结果显示,实验组下肢肌肉酸疼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定量实验中负荷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这表明足底重点反射区的按摩可以减轻运动后肌肉酸疼感并且也可以减少运动能力下降程度。关键词:足底按摩运动性肌肉酸疼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

2、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88-05运动性肌肉酸疼是人体进行大强度或不习惯的运动后,运动部位出现的不适、肌肉酸痛,该症状在运动后24h内渐重,24h-48h达到高峰,随后减轻,5-7d后消失。由于它是一种疼痛,不仅会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恢复且不断积累就会导致慢性肌肉劳损,继而影响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所以运动后肌肉酸疼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足底反射区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足底反射区按摩可以改善机体的失衡,促进疲劳恢复。许多学者通过实验证明足底反射区的按

3、摩对大强度有氧耐力运动疲劳的恢复有促进作用。那么足底反射区按摩是否对运动后肌肉酸疼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呢?本文将从实验角度出发研究在一次大强度运动后施以足底按摩,初步探讨足底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疼的影响。1运动性肌肉酸疼的概述运动性肌肉酸疼是指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或强度突然增加所出现的肌肉疼痛或不舒适的感觉。一般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酸疼延迟出现,持续较久,常在运动后8-24h出现,24-48h内达顶点,可持续5-7d或更长时间后疼痛缓解至消失;二是常发生于离心性肌肉收缩运动,特别是在大强度、持久的离心运动之后,伴有肌肉僵

4、硬及肌力下降等症状。1.1运动性肌肉酸疼发生的机理运动性肌肉酸疼的程度取决于肌肉收缩强度和持续时间,其中肌肉收缩强度与运动性肌肉酸疼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离心运动的收缩强度运动是向心运动收缩强度的30%,所以运动性肌肉酸疼常发生在离心运动过后。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如肌肉及结缔组织损伤、肌肉机械性损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肌肉中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痉挛一一缺血等,都可以引起运动后肌肉酸疼。因此,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哪一种因素导致了运动性肌肉酸疼。1.1.1机械性损伤机械损伤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周围结缔组织的损伤以及细胞骨架(肌肉收缩成份)

5、的损伤。在离心运动中,由于肌细胞膜及周围的结缔组织被重复拉长时,使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异常,钙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水肿及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细胞的正常功能受损。有学者认为,细胞收缩成分的机械性损伤原因很复杂,可能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和ATP能量转换障碍有关。离心收缩时横桥的摆动方向与其正常摆动方向相反,导致维持空间结构的化学键及结构破坏。1.1.2代谢产物堆积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都认为乳酸(HL)堆积导致肌肉的疲劳和酸痛。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运动性肌肉酸疼的代谢产物主要是HL。研究发现肌肉缺血2-3h时所观察

6、到的肌纤维降解、再生过程与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非常相似,学者们推测由于缺血造成代谢产物的堆积是产生运动后肌肉酸疼的重要原因。HL堆积造成运动能力下降可能的原因主要有3种:(1)HL解离后生成H+使肌肉的PH值下降,抑制糖酵酶从而抑制功能速度,减少运动中ATP的再合成造成能量供应障碍。(2)HL解离后生成H+后会和Ca+竞争与骨骼肌肌钙蛋白结合的位点,使兴奋收缩脱偶联,阻碍肌肉的收缩导致肌肉能力下降和肌肉疲劳。(3)血液PH值下降造成肌肉神经疲劳。1.1.3肌肉痉挛-缺血学说1955年Dorpat报道,运动性肌肉酸疼是痉挛缺

7、血造成的。Deveris(1966)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运动造成局部缺血,引起一些疼痛物质的产生。当致痛物质堆积到一定的程度,便刺激肌肉内的神经末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痉挛,痉挛又使局部缺血增加,形成恶性循环。1.1.4炎症反应学说该假说认为运动性肌肉酸疼是由机械性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的炎症反应,Ca2+在其中起了触发作用。最近有不少证据表明运动性肌肉酸疼与普通炎症一样有着相似的循环及组织免疫反应:循环系统中白细胞增多、白细胞介素IL-1、IL-6浓度增加,运动后酸疼肌肉局部白细胞数量及IL-6的mRNA含量增加。炎症

8、反应在运动后24h内开始出现,并继续发展,单核细胞在运动后5-llh发现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在运动后96h明显增加。嗜酸、嗜碱性粒细胞亦有所增加。1.2运动性肌肉酸疼消除的常用方法1.2.1药物主要有抗炎药物、抗氧化剂和钙通阻滞剂等。抗炎药物中主要是内服消炎痛,菠萝蛋白酶。外用水杨酸类止痛膏可对运动后肌肉酸疼有一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