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

ID:3301357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9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_第1页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_第2页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_第3页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_第4页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普陀区思想政治工作征文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探求师德成长的精神动力中共上海市长征中学支部李海棠翻开新中国的教育史,可以看出师德建设像一条红线贯彻始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的法律、政策和十分明确的规范化要求,师德建设取得了令人脈目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的师德标兵。但是,不容讳言的是,败坏教师群体形象的体罚学生、污辱学生的恶性事件,近年来屡见于报端和其他传播媒体,师徳建设仍不尽如之意。其原因是复杂的,我认为,我们在师德建设中,重师德规范,轻德性塑造,重

2、教师的生命存在,轻教师的精神存在的倾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长征屮学在师德建设屮,既重视用规则、制度、考核等办法促进教师的师德规范的养成,更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把长征精神融入师德建设,探求教师自我徳性塑造的精神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长征中学的教师以“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的群体形象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称赞。-X在师德失范的背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性质。全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变化,冲

3、击和挑战着教师师徳的规范,影响着广大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它的渗透力和贯穿力是极其强大的。同时,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国际问的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师德发展也提岀了新的价值取向和规范要求。这一切似乎都来得太过迅速,让我们措手不及,来不及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师德建设。近年来,许多学校不恰当地引进了一些企业化的人事制度改革,如按绩效取酬、唯分数评优给奖,频繁的教学竞赛等,形成了教师间的激烈竞争,冉加上给予教师太多的行政审视与制度框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在这种生存环境下,j些不能止确及

4、时地调整自己心态的教师便将负面情绪带进教室,传嫁给了学生,于是师德失范的现象便屡见不鲜。1•污损的教师形象。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不良,不尊重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嘲笑、训斥学生,造成师生隔阂乃至对立;进行有价补课,以教谋私。2.陈in的教育观念。対课程改革新理念漠然置之,应试教育观念顽固,抱残守缺,津津乐道过去的老观念、老办法,排斥一切新思想、新观念,没有创新意识。3.低下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单一、陈旧,缺乏知识更新、专业进步的愿望,坚持“知识传授者”的“教书匠”传统角色,唱“独角戏”,“满

5、堂灌”,剥夺学生的话语权,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滞后的教育行为。拒绝教育科研,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热衷于形式主义和家长作风,漠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和情感世界,不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主体意识,缺乏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紧张。5.消极的职业态度。不求上进,工作消极,只享受权利不积极履行义务。过于计较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信奉“按酬付劳”,索取为先。缺乏合作精神,职业认同度低,厌教厌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塞责。全面具有以上师德失范现象的教师只是个别的,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在不同的教师身

6、上,不同程度存在某些方面师德失范现象,却较为普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当我们对这些现象作深层的思考和探究时,就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人文精神的缺失,这是本质,师徳失范现象是人文精神缺乏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师德建设中重视教师的精神补钙是当务之急。二.师德规范与教师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看重人的精神品格,不只把人当作一种生命存在,更把人当作一种精神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从这一观点出发,人的肉体存在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有其不应贬低的价值,在这个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生活,

7、甚至比物质生活更高的价值,不可用功利标准加以衡最。我们把人文精神的这一观点迁移到师德建设上来,一方面我们应当关心教师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质量,不断地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规范教师的道德行为,协调好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另一方面,要对教师进行精神塑造,完善教师的自身人格,获取精神生命的成长。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伦理框架下,学校领导更多的重视师徳的规范耍求,近年来乂过份强调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更多的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们一直认为,所谓道

8、德就是调整人和人、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规范,道德往往是由一系列原则、规则、范畴组成的人们行为规范的体系。因而,我们习惯于师德理解成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再加上物质利益上的关照,形成类似于“胡罗卜+大棒”的师德建设模式。不可否认,这种师徳建设理念和实践,対规范教师行为,稳定教育秩序、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维护教师形象都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约束作用。然而,这对丁•教师精神的张扬;对于教师生命的自我超越,甚至对于教师体验个体的幸福都有-定的制约作用。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