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反思《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实践反思《烛之武退秦师》

ID:33019651

大小:54.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9

教学实践反思《烛之武退秦师》_第1页
教学实践反思《烛之武退秦师》_第2页
教学实践反思《烛之武退秦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实践反思《烛之武退秦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践反思语文罗小霞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本的兴趣。我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①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自读全文,提出要求”这一步要对学法A进行指导,是完成教学目标A中

2、熟读课文的主耍一步。设计此程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大纲“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论。后面内容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这步程序是教学目标B的再落实。用教法2中语言激情的方法来感染学生,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这样,既把握了教学重点,乂突破了教学难点。需要克服的问题是:1、对此文本奢想完成的目标太多。2、不能用固定答案限定学生的思维。3、语速不能太快。4、对学生应宽容,不可因时间关系总催促他们。5、对学生的答案应给予明确的正确与否的判定。在当

3、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

4、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耍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耍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規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当课堂进入品味烛

5、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指导老师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

6、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