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ID:33023267

大小:63.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9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_第3页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_第4页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听力障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听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研究综述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往往产生一系列的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抑郁等心理现彖。对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是一个关于听障儿童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解决听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及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一些研究展望。关键词:听障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前言:听力障碍乂称聋、重听、听觉障碍、听力残疾等,是指“因听分析器病变或损伤,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的状态”。听障儿童,即听觉障碍的儿童,

2、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及言语声的儿童。2001年,卫生部〃公安部〃屮国残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对全国0到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显示,听觉障碍儿童患病率为0.155%,平均发现率为0.221%,用此数据推算全国0到6岁听觉障碍儿童有15.8万人,每年新增听力残疾儿童2.3万人。2006年,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28%,其屮6岁以下的聋哑儿童约80万,14岁以下的约200多万,每年述有3万多新增聋哑儿童。有研究表

3、明,聋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6.7%,至少有一项心理问题的比率为22.8%。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岀,我国听障儿童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很大,且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牛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牛活经历与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他们可能比健听人面临更多的挑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众多的听觉障碍儿童的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听觉障碍儿童。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对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听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一、听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现状研究(-)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涵义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历

4、来有不同的看法,但就听障儿童而言,有研究者认为林崇德(2003)指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两个指标比较适合,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前者是指一切适应社会的心理现象,否则就属于心理不健康,例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或行为问题。后者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二)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林于萍(2000)对聋哑学牛的调查表明,聋哑学牛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屮体现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聋哑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李祚山等(2004)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调查表明,

5、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徐方忠等(2005)的调查显示: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牛明显差,总体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接近30%,躯体化、强迫、偏执是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刘青等(2005)自编问卷对聋生的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聋生青春期性生理发育的年龄与正常学生基本相同。张颉(2008)对聋哑初中生的调查表明,其总体情况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不同的项目上。黄杰等(2008)对聋生与健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聋牛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健牛,但健牛的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比聋牛高

6、。总体说来,已有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听障儿童所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1)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佳,高于普通正常学生;(2)自我评价方面,存在自卑倾向;(3)情绪情感体验方面,存在孤独体验;(4)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程度不同的对人焦虑;(5)个体发展方面,听力残疾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与正常学生基本一致。二.听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一)听障学生自身原因1.认知能力较差。国内外学者对听障儿童认知能力的研究比较多,多集中于对聋哑儿童智力与学习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听障儿童在以上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要滞后于正常的儿童。具体表现为,语

7、言发展缓慢,情感体验相对肤浅,牛活范围相对狭窄,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较差等。2.人格特质存在缺陷。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变量,同正常人相比,听障儿童人格的形成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张福娟等(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儿童在独立性、忍耐性、领导性方面较差,容易产生固执。张伟锋(2006)对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人格特质的对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听障男童在内外倾性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