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

ID:33024977

大小:65.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9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_第1页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_第2页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_第3页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_第4页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经验【摘要】朱宗元教授对脉痹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时,他强调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以当归四逆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同时辅以补中益气汤以求标本兼顾,有针对性地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关键词】脉痹;辨治用药;朱宗元朱宗元教授是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全国第四届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教师。他在50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基础功底扎实,临床擅长诊治肾病、骨关节疾病等。朱宗元教授诊治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炎等属中医学'‘脉痹”的范畴

2、的疾病,辨证思路清晰,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辨治思路脉痹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源于《内经・痹论》,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局部红斑、疼痛,或皮肤见红斑、疼痛,或者肌肤有灼热感。中医学一般认可的病因主要为素体血虚,外感寒湿留滞血脉,或郁而化热,或外感湿热,湿热邪毒阻滞,脉络瘀阻而致,如《伤寒论》所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中医临床常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1]。朱宗元教授认为,中医临床辨证既要精通经典,又应知常达变,灵活变通。对于脉痹一证,要在前人基础上

3、更强调气虚、湿浊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他认为病虽在血脉,但气血同源,互根互用,气是推动血液正常循行的动力,气虚无力行血导致血裹不行;同时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血亦随之下陷,导致血脉郁滞;且久站久立,更易造成气虚下陷,加重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形成气虚血瘀。尤其是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气虚病因尤为重要。其次,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炎等,病位偏下,除疼痛外,常会伴见肿胀、麻木等,是由于血脉不畅,气血不行,气化不利,湿邪内生,而湿性重浊趋下,与瘀血交着,湿瘀互结,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不愈。2治疗用药朱宗元

4、教授常以经方当归四逆汤为主加减治疗,方中当归气味浓厚而性走,既能养血活血,又能温经通脉;桂枝辛温散寒,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白芍养血舒筋,与当归相配,增强补益营血之力;当归、桂枝、白芍以入血分为主,其所治的痹证多用于血虚寒凝,肢体经脉气血闭阻,不通则痛的肢体关节疼痛,关节局部发凉,手足青紫,脉细欲绝的寒痹、痛痹;尤其以疼痛甚者为主,效果最佳。而通草与细辛相配,散寒利湿,对于改善小血管病变具有显著作用。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2],当归四逆汤的活血化瘀功效与其抗凝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聚

5、集性及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有关,且能扩张血管,加速外周血液循环,提高四肢末端温度,并有显著镇痛抗炎作用。如若疼痛较重的则可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加强温经止痛功能,加用水蛭、蟆蚣等活血化瘀的虫类药,擅长搜剔通络,通经活络。同时,朱宗元教授提出,脉痹急症以当归四逆汤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较快缓解疼痛,但要治病求本,必须遵《内经》"下者举之”,及王清任'‘气虚而致血瘀”之理论,注重补气。气壮血充,则经脉才能运行通畅;气化湿行,湿浊自除。正如《医学心悟•身痛》所云:'‘身体痛,内伤外感均有之……虚则补之,补中益

6、气汤……治者审之。”故朱宗元教授临床治疗脉痹、腰痛等就深悉此道,善用补中益气汤健脾温阳补气,升提中气,以恢复气血运行。而新近的实验研究报道也提示,补中益气汤能够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可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骨质量下降,从而可预防骨质疏松症[3-4]o以上研究也为补中益气汤治疗痹证提供了微观物质基础。此外,补中益气汤还能健脾祛湿,恢复脾主运化水湿,减轻下肢肿胀症状。针对湿浊流注病机,还可加用性味甘平略酸的赤小豆,利湿消肿、清热解毒兼以活血;蕙该仁甘淡性微寒,健脾利湿、清热除痹,舒缓筋脉拘挛。另外,朱宗元

7、教授临证还强调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脉痹病情轻重缓急不一,有些急性下肢静脉栓塞、血管炎发作时需急则治标,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主,必要时还可内外同治,给予外用的活血温通药、止痛药局部治疗;而对下肢静脉曲张、结节性红斑等慢性病变,则多要标本兼顾,寒热、虚实并用,使补而不腻,祛邪不伤正,温而不燥,达到根治目的。3病案举例【病案1】患者,女,41岁,2009年2月15日就诊。双下肢疼痛、发凉1个月余,加重1周。患者2个月前因大出血在本地医院抢救治疗,行脚部输液以后,引起双下肢,从大腿根至踝、足部胀硬,发凉

8、、疼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双下肢静脉血栓、炎症。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略缓解,效果不显,愿服中药治疗。现症:双下肢发凉、疼痛,时而麻木,触地、行走困难,纳差。体格检查示双下肢皮温较低,触痛不明显。B超示双下肢静脉血栓、炎症,双侧足背动脉轻度硬化。舌胖暗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断:脉痹,证属血虚寒凝、脉络瘀阻。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以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当归4g、桂枝5g、赤芍5g、桃仁5g、川苛5g、地龙4g、麻黄4g、细辛4g、通草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