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

ID:33027519

大小:144.6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9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_第1页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_第2页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_第3页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_第4页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生物试卷1.下列有关高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取菠菜绿叶屮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B.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C.苹果汁是否有述原糖,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D.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A.绿藻、水草吸收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轮虫和螺娜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C.鲫鱼和螺删的种间关系包插竞争和捕食D.鲫龟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

2、能量最多3.下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帝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茎的—K速率、(mm/d)A.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在昼夜温差为6°C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対有机物的消耗D.昼夜温差越大,对帝茄茎的生长越有利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C.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D.禁止开发和利

3、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1.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是一种可激活吞噬细胞的聚合物),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疫苗剂量(昭)辅助剂C48/80接种疫苗28天后,实验处理及结果检测注射致死剂量病毒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注射病毒21天后小鼠存活率(%)A1.5++13100B1.5—+11.3100C0.15++11.387.5D0.15—+9.6750E—++6.00F1.5CTB*+14.33100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A.该实验的对照组

4、只有B、D、F三组B.C48/80有增强H1N1疫苗免疫效力的作用C.E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记忆细胞D.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29.(16分)丝状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细菌中一种含量丰富且结构稳定的蛋白质,几乎存在于包括结核杆菌的所有病原细菌中。FtsZ也是一-种GTP酶,有一个GTP(三磷酸鸟昔)的结合位点,在GTP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在分裂细菌中间部位聚集成Z环,Z环不断收缩,引导细菌的细胞分裂。寻找靶向FtsZ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为建立靶向F

5、tsZ的新型抗菌药筛选模型,科研人员对大肠杆菌表达的FtsZ蛋白进行了相关研究。(1)人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提高,严重影响传染性疾病治疗的成功几率。FtsZ抑制剂与以往的抗菌药相比不易形成耐药性,原因是FtsZ蛋白o(2)下图1表示利用荧光散射法测定FtsZ蛋白在体外的聚集程度。当加入时,FtsZ蛋白迅速聚集,由此可见,FtsZ在体外依然具备功能。实验选取—♦—FtsZ-O-BSA(牛血清蛋白)图1(3)下面两组实验研究温度对FtsZ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一: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C、30°C、37°C、45°C、50°C、55°C,同

6、时加入等量GTP混匀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杲见图2。实验二: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C、30°C、37°C、45°C、50°C、55°C保温2h,然后加入等量GTP混匀,置于37°C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3。股皮/P02S3①37°C不一定是FtsZ酶的最适温度,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其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0②实验实验二处理的区别是。③实验二的目的是O④当温度高于45°C时,酶的活性迅速丧失,原因是o29.(18分)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的组成为AABBDD=42o普通小麦的近缘物种有野生一粒小麦(AA)、提莫菲

7、维小麦(AAGG)和黑麦(RR)等,其中A、B、D、G、R分别表示一个含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黑麦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组具有部分同源关系。研究人员经常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来改善小麦品质。(1)野生一粒小麦含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普通小麦无相应的等位基因,改良普通小麦通常采用如下操作:将纯合野生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获得比,然后再获得F?。若两个基因独立遗传,则在F?中同时具有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的个体最可能占o(2)野生提莫菲维小麦(AAGG)含抗叶斑病基因(位于G组染色体上),可以通过如下方案改良普通小麦:野生提莫菲维小麦(AAGG)

8、x普通小麦(AABBDD)I"Co射线昱红杂种Fix普通小麦(AABBDD)I杂种F2X普通小麦(AABBDD)「选育杂种F3I自交多代选育抗叶锈病普通小麦新品种(AABBDD)①杂种Fi染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