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矿生产系统

古城矿生产系统

ID:33029993

大小:664.66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2-19

古城矿生产系统_第1页
古城矿生产系统_第2页
古城矿生产系统_第3页
古城矿生产系统_第4页
古城矿生产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城矿生产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矿区概述1.1.1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古城矿井位于兖州市Z东,曲阜市以西,分属兖州、曲阜两市,坐标为东经116。50’12"〜116。54700〃,北纬35。33’12〃〜35。36710〃。矿井交通方便,京沪、新荷、兖石铁路在兖州交汇。307国道贯通井各村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兖州火车站至附近车站里程见表1-1-1MX珞汶1煤出钦黄斤;/村臼所灌\里程表⑴古城煤矿(2)东滩煤矿(5)北宿煤矿(6)里彦煤矿(9)杨村煤矿(10)唐村煤矿(13)杨庄煤矿(14)兴隆庄煤矿(3)鲍家店煤矿(4)南电煤矿(7)新集煤

2、矿(8)田庄井田(11)落陵煤矿(12)太平煤矿站名济南徐州济宁青岛泰安石臼所荷泽里程(km)1561613254971316139表1-1兖州至附近车站里程表图1-1:古城矿位置交通图矿井交通位电源:矿区供电由兖州红庙变电站(110/35KV)馈出的专用铁塔架空线路LGJ-3X150,35KV,分别来自红庙变电站1、11段母线。矿安装SK-8000/35,SB-8000/35型变压器各一台,供矿所有用电设备。农业:井田内经济作物以粮棉为主。一年两熟,夏季小麦,秋季玉米及棉花。兖州、曲阜两市,近年来基础工业发展较快,正向着工农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中小型

3、城市迈进。1.1.2矿区的气候条件井田的气候温和,屈温带季风区,海洋至大陆性气候,由于被鲁南山区所隔,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变化显著,四季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根据曲阜、兖州两县气象站1963年至1982年的统计资料,年平均降水702.7mm,年最大降水量1179.3mm(1964年兖州);月最大降水量405.5mm(1970年7月曲阜)最大降水量160mm(1972年7月6日兖州)雨量均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1%。年平均蒸发量1719.5mm,最大蒸发时间约为4〜9月份,约占全年蒸发量的80%o年平均相对湿度67.7%,绝对湿度12.

4、7毫巴,年平均气温13.8摄氏度,最高气温达41摄氏度(1967年6月4日曲阜),最低气温・19.3摄氏度(1981年1月27日曲阜)。年平均风速7.9m/So极端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速的风向多为偏北风(1963年3月15日兖州)。风相随季节变化,一般春季为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雷暴雨一般出现在3〜10月份。11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冻结期,最大冻土厚度45cm(1958年1月25H〜26日兖州),降雪期从12月份开始至次年三月份结束,最大厚度19cm(1955年12月3日)。1.1.3矿区的水文情况水源:井田内有泗河和沂水两条河流过。泗河

5、发源于新泰市太平顶山的四部,全长142km,流域面积2750km2,该河为全年性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泗水县的泉村,石缝两条,河水洪峰期流量为4020m7so在井田内泗河的流量屈于红旗闸的泄水量。沂水河发源于曲阜市尼山,在兖州城东的粉店村汇入泗河,属泗河支流,全长60km,流域面积620km2,洪峰期流量445n?/s。工业用水(初期)及居民用水采用自来水供给。1.2井田地质特征1.2.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井田内地势平坦,为一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8.77〜+61.82米,一般高程在+50.00m左右,地势东高四低。本井田位于兖州市向斜的东北隅,由于

6、受滋阳、峰山两边界断层的影响,除保留了向斜构造形态外,其断裂构造发育,且地层倾角变陡为其特征。本井田范围内地层走向:南东一南北一北东,为一向南东东敞开的簸箕形单斜构造,地层倾角浅部陡,深部缓,浅部18。〜35°,平均倾角23°;深部8。〜15°,平均10°o构造以断层为主,主要断层的展布方向以北西方向为主,井田内共有落差大于10米的断层5条,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新发现落差3〜10米的断层3条,并发现一定数量的小断层,断层发育程度为Illa;井田内褶曲不发育,基本不影响采区或工作面的布置,定为lb;岩浆岩仅在井田西北部3—5号孔有所见,属小型侵入体的边

7、缘部分,对井田内煤层无影响,定为ICo1.2.2地质构造一、地层本区为全掩盖区,经勘探查明的地层层序由下而上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02)厚度640〜660m,岩性主要为灰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2)石炭系中统本溪群(C2)厚度为16.05〜47.55m,平均厚度27.21m。本群地层假整合于中奥陶系马家沟灰岩之上,底部一层褐红色含铁很高的铁铝质泥岩。本群地层为一套滨海相铝质沉积,由泥岩、粘土岩、粉砂岩、铝土岩、石灰岩及薄煤层组成。石灰岩为十四灰、十三灰、十二灰,位于太原群中部和顶部。(3)石炭系上统太原群(C3)厚度143.3〜193

8、.5m,平均厚度173.37m。本群地层由砂岩、泥岩、粘土岩、石灰岩及油页岩和煤组成,其中石灰岩11层,自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