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ID:33036842

大小:382.3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9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除水垢,纯碱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碳纤维、有机玻璃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可燃冰是新型清洁能源,其化学式为CH.-H2OD.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馆都为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A.酷酸能够与碳酸钙反应,纯碱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钠能够促进油脂的水解,均属于化学变化;B碳纤维为单质碳;C.可燃冰化学式为CH,-8H2O;D.煤的气化、液化为化学变化,分徭属于物理变化。详解:醋酸能够与碳酸钙

2、反应,为化学变化,纯碱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钠能够促进油脂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碳,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可燃冰是新型清洁能源,其化学式为CH.-8H2O,C错误;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盘气、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氢气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所以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变化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1:留为物理变化,I)错误;正确选项A。2.《新修本草》中有关于“绛矶”的描述为:“绛

3、矶,本绿色,新出起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Z石胆,烧Z赤色,故名绛矶矣。”下列对“绛矶”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易失结品水B.灼烧产物中有氧化铁C.含铜元素D.被灼烧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可知绛矶,本绿色,为氯化亚铁晶体,高温时变为红色,即为氧化铁,据此分析。详解:A.绛矶为绿色品体,受热后分解为氧化铁,易失结晶水,A正确;B.绛矶为绿色晶体,灼烧产物屮有氧化佚,变为红色,B正确;C.绛矶为硫酸亚铁晶体,不含铜元素,C错误;D.硫酸亚铁晶体被灼烧时生成了氧化铁,铁的化合价发生

4、了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正确选项C。3.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甲苯一氯甲苯苯甲醇苯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C.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苯甲醇可与金属钠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A.甲苯屮甲基为四面体结构;B.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醇变醛为氧化反应;C.C1可在甲基或苯坏上,在苯坏上有邻、间、对位置,同分异构体有4种;D.醇都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据此解答。详解:A.甲苯中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A错误;B•由

5、合成流程可以知道,①为甲苯光照下的取代反应,②为卤代坯的水解反应,③为醇的氧化反应,B错误;C.C1可在甲基或苯环上,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位置'同分异构体有4种,C错误;D.苯甲醇含有醇轻基,能够与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D正确;正确选项I)。1.环扁桃酯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扁桃酯的分子式是C17H24O3A.1mol环扁桃酯最多能与3mol比反应B.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C.环扁桃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坏扁桃

6、酯的分子式是C^2心,选项A正确;B.坏扁桃酯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1mol环扁桃酯最多能与3mol也反应,选项B正确;C.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醇不互为同系物,选项C不正确;D.环扁桃酯含有酯基、瓮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轻基能发生氧化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C。2.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FeCb溶液中滴入足itKI溶液.再加入CCh振荡、静證上层液体呈紫红色氣化性:Fe»A【2B向NaCI饱和溶液中先通入NH]至饱和.再通入足fitCO:溶液中冇固体析岀固体成

7、分为NaHCO?C向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入酚酿,再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非金属性:CI>CD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加入物质X有白色沉淀生成S02-定被氧化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A.碘易溶于有机溶剂,rti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因此萃取后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B.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以固体形式析出;C.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用氯和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无氧酸不能比较;D.向溶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锲溶液屮加入氢氧化钠溶

8、液,生成亚硫酸锁白色沉淀,二氧化硫未被氧化;加入双氧水,生成硫酸做白色沉淀,二氧化硫被氧化;据此分析解题。详解: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萃取后,进入四氯化碳溶剂中,由于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所以下层液体呈紫色,A错误;氯化钠与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彼,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有固体析出,B正确;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