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

ID:33037309

大小:471.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9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_第1页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_第2页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_第3页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_第4页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民生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什么是民生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

2、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二、十八大中的民生本次党的十八大,对民生问题也做了重点阐述,可以说本次党代会,“民生”是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体现了出了全党上下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因为它关

3、系百姓的生活水平,关系百姓的幸福感受。百姓期待,民生能进一步改善。十八大报告中,针对五个议题进行了阐述,分别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髙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下面,我将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

4、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韶关地处粤北山区,经济发展较珠三角地区有较大差距,但是经过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点投入,10年间,适龄青少年入学率稳步提升,高等教育由弱到强。截止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86424人;具有髙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57686

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10317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39790人,同10年前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575人上升为659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2811人上升为1619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0201人上升为390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273人下降为26172人。文盲率由6.39%下降为3.65%,下降2.74个百分点。截止201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62%,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6.71%,比]0年前上升2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近10年的数据上来看,适龄青年受教

6、育年限已经达到11〜12年,韶关市积极加大教育投入,扩大教师队伍,新建大批校舍,减免困难学生的缴纳费用,开展“南粤会亲”等声势浩大的“希望工程”帮扶活动,切实享受到了国家“教育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这一优惠政策。让每积极向上个青年有学上、有书读,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能够凭此找个好工作,这就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满意。四、推动实现更好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

7、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功地回答了“谁来为中国人造饭碗”的“天问”。如今,我们要回答的是“怎样造更好的'饭碗'”。为了稳定就业岗位,国家在2008年底出台了“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包括缓缴5项社会保险,降低除养老保险以外的4项保险费率,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