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ID:33054754

大小:173.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9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1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城市区位分析一、核心素养(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标指出,高中地理课程耍“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木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故本节课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获得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的知识,培养学生合作、交往与探究的能力,理解各区位因素在城市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二、教材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在学习人口

2、的相关知识后,作为城市的开篇,在本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分析城市选址过程屮的区位因素,重点是阐述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和交通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这是本节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中,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地图、分析图片、分析资料、用地理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推理性,但同时又与我们的生活存在较大的联系,可由此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学习,读图分析资料探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学会城市区位的分析方法,做到举一反三。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

3、明学握城市区位因素这一问题,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环境和城市,通过让学生观察屮国及世界大城市密集区分布图,比较分析有关资料,了解城市发展的地区差界,理解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同区位条件,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将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成果”的小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在合作探究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表达进而提高合作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2.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区

4、位的影响;3.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城市区位因素的实例分析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汕头的城市地理区位导入新课的学习(二)预习感知,探究新知【呈现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2.理解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自然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3.结合实例,掌握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板书】一、城市及区位概述利用导学案,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帮学生梳理城市及区位的相关概念【板书】二、城市区位分析(一)自然地理区位与城市的关系【

5、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给“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和“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的分布状况”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并推荐代表回答总结。讨论1地形与城市区位:(1)我国百万人口大城市、世界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以什么地形为主的地区?为什么主要分布在这里?(2)为什么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而没有选址在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平原上,请你从地形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3)山区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什么地帯?讨论2气候与城市区位:(4)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说明世界城市密集

6、区多分布在什么气候条件的地区,为什么?讨论3河流与城市区位(5)河流对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演化有哪些意义?是不是所有临近水源的位置都能形成城市?在河流方面,哪些河段容易形成城市?(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帮助归纳梳理)【归纳】1•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关系①平原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②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③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2.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关系大城市多数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3.河流与城市区位关系: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运、军事防御。容易形成城市的河段:①两河的交汇处;②河口位置;③

7、河运的起点或终点;④过河点位置【课堂练习】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个城市屮,可能形成较早的是城市和城市(填代号),原因是0(2)C城市位于(地貌)上。(3)思考A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什么?【承转】那么刚刚题目里所讲到的石油等矿产资源,是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紧密相关,所以下血我们来看第二个点社会经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演示】二、城市区位分析(-)自然地理区位(二)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地形一平坦(地形类型或名称)气候一适宜,气温、降水(气候类型),河流一

8、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处于河流什么位置……)矿产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活动】城市联谊会各小组尝试从城市区位因素角度将下列城市分成不同的类别,填入下列表格,并列出分组的依据:大同、株洲、攀枝花、北京、嘉峪关、麦加、黄山市、硅谷、石家庄、拉萨、剑桥、丽江、筑波、梵蒂冈、巴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