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探析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

ID:33059138

大小:51.2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19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_第1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_第2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_第3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_第4页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条件不起诉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附条件不起诉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犯罪数量上升与司法资源紧张的矛盾FI益突出,而相对缺乏灵活性的刑事诉讼制度又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兼具诉前分流和缓解社会矛盾双重功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越來越受到司法界和学界的关注。相类似的制度在国外已经发展并运用了数十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谓,在德国称之为“附条件的不起诉”,日本为“起诉犹豫”,美国为“延缓起诉”等。2004年后,我国学者普遍接受了附条件不起诉这一概念,并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存废之争。如今,该

2、制度己从理论探讨逐步走向实践、立法层面。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开展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探索,理论界也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提出了在立法上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近年来,随着和谐司法理念的提出以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倡导,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实务界的青0来,主要表现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实践。比如2008年重庆检察机关就对一名高中学生盗窃案实行了附条件不起诉,南京检察院多年之前推行有条件暂缓起诉制度,而上海浦东新区检察院则施行过诉前考察制度。2010年7月,浙江宁波北仑区人民检察院正

3、式推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开集装箱卡车不慎撞死人后能积极赔偿的司机王某,给予附条件不起诉处理。随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成熟,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意见的实施意见》,司法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检察办案工作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着积极意义。作为刑事诉讼改

4、革的一项最新成果,我国不少地方基层检察院也适应这一趋势,推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学术界圉绕这一制度的存废也颇多争议。比如该制度将是否起诉的决定权交给检察院,赋予了检察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考虑到我国目前检察人员的素质以及我国缺乏相应制约机制等因素,这很容易导致诉讼腐败问题。再如附条件不起诉超越现有法律原则和框架,有违法定精神;附条件不起诉会因地域差异而造成不平等対待,有违公平原则;可能会带來纵容犯罪以及为人情案开辟通道等问题,扰乱社会主义法治环境,损害权益人利益等。

5、因此,笔者立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审查起诉阶段试行的日益成熟,根据实践川暴露出来的问题,借鉴各个专家学者的集大成,试图在我国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审查起诉阶段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基础理论(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内涵和特征(二)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三)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之争二、国外类似制度及发展趋势(一)德国的起诉保留制度(二)FI本的起诉犹豫制度(三)美国的延缓起诉制度三、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一)国内

6、不起诉制度的现状(二)国内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可行性(三)国内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本原则(四)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构建拟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把握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审查起诉阶段试行tl益成熟的吋机,根据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借鉴各个专家学者的集大成,试图在我国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审查起诉阶段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审查起诉阶段适用中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审查起诉阶段的附条件不起诉制

7、度。2.案例分析法:利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试行实例进行剖析,总结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和适用价值。2.比较分析法:通过介绍德国、口本、美国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相关制度的特点,以供我国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吋借鉴。技术路线:首先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述入手,以学界理论Z争探讨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与适用价值。然后通过对我国审查起诉阶段试行的实践,总结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审查起诉阶段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参考各个专家学者的建议,针対现行不起诉制度存在的缺陷,重点探讨审查起

8、诉阶段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问题。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FI,与导师面谈确定正式选题。2.2010年12月10日,撰写好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上交开题论证小组。3.2011年2月10口,交初稿给指导教师。4.2011年3月30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耳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五、[1]5.2011年4月6.2011年5月主要参考文献:徐静村:1618第一轮答辩。论文装订,上交材料。《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