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ID:33061968

大小:172.9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9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_第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_第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_第3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_第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1.近代一有识Z士在谈到某一条约的条款时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Z;—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该条款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设立使馆界的规定2.“撇开道徳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分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申报》报道说:“

2、本月八日晨一时,驻扎丰台的日军,……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国当局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遂向驻在该地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挑衅,我军颇有死伤。……此报道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平型关战役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冋绝B.清政府最终rti

3、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0.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1.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一一“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己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Z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分封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屮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

4、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3.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屮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A.屠杀现场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历史文献记载0.幸存者的控诉材料&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军机处能决定军国机要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9.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

5、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对能是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A.“东方雄狮的觉醒”B.“联军战事行动迟缓”C.“4.5亿两,中国的慷慨”9.近代屮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②五四运动③黄海海战④国民大革命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②④①10.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Z威灵,下侵六曹(注:即六部)Z职掌,终以取祸。”下面有关明朝内阁的

6、说法,正确的是A.阁臣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权B.阁臣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权C.六部实为内阁的下屈机构D.阁臣参与机密事务决策,但没有法定决策权11.下图为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画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们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A.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9.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

7、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学术争论提倡百花齐放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D.“七七事变”是屮国抗口战争的起点10.下图是1901年英国《PUNCH》刊物上登载的一幅《甜蜜而忧伤的离别》的漫画。漫画屮李鸿章对着手拿借据的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说:“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此漫画反映的是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贷款B.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C.李鸿章因中国被瓜分完而感“忧伤”D.李鸿章为解决了屮外

8、纠纷而感“甜蜜”11.“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慈禧太后、奕、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徳、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日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他们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高是基于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0.H本对屮国的侵略活动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12.“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