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

ID:33066614

大小:6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9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_第1页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_第2页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_第3页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_第4页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知识公式思想方法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汇总—、力仁亜力:G=mgg随离地面窩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2、摩擦力的公式:2-1>滑动摩擦力:仁nN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卩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人小、接触面和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2.静摩擦力:其人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止压力成止比。注:最大静摩擦力,与止压力有关2・3、关于摩擦力: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和同,也可以

2、与运动方向和反。b、燃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趙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3、弹力:胡克定律: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4、浮力:F=pgV5、万有引力:-GMmr2G(引力常ft)=6.67X10-ll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M:天体质量(kg)m:天体质量(kg)r:天体半径(m)6、库仑力:F=k

3、常疑〉:k=9.0x109Nm2/C2(N:牛;m:米:C:库仑)Q、q:两点电荷分别的带电量(单位:库仑)。r:两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单位:米)电场力和库仑力的区别库仑力是电子和电子之间的作用力电场力是电场和电子之间产生的作用力7、电场力:F=Eq8、磁场力:8-k洛仑兹力:f=Bqv条件:(B丄叭B:电场强度单位:特斯拉,简称特(T)。q:电荷带电量,单位:库仑。V:电荷运动速度,单位:米/秒。判断方向使用左手定则: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荷运动方向。8-2.安培力:f=BIL条件:(〃丄/)

4、判断方向使用左于•定则: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运动方向。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A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r>10r0,f引=fQ0,F分了力~0,E分了势能心010、力的合成与分解:10-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10・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jFj+F22+1FxF2cosa(余弦定理

5、)F1±F2时:f=JfJ+F??10・3、介力大小范围:

6、Fi-F2

7、^F^

8、Fi+F2

9、10-4.力的止交分解:Fx=Fcos0Fy=FsinBB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B=Fy/Fx10-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F合二0或:Fx合=0Fy合=0静止或匀速玄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推论:⑴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注:(1)力(矢虽)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

10、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a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二、运动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立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定律:F=ma人=加色F、=may适川范围:宏观、低速物体理解:(1)矢量性(2)瞬时

11、性3、牛顿第三运动d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白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超重:FN>G,失重:FN

12、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4-4.匀变速直线运动:1?Vt=VQ+atS=VQt+-at24-5.儿个重要推论:4・6、末速度初速度求加速度Vt2-V^=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4-7、屮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平均=Vv2=匕匚巴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屮间时刻的瞬时速度4・8、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4・9、实验用推论As=aT2A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4-10、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的特殊规律(1).t秒内、2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