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ID:33073859

大小:97.3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9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彭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2017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说明:历史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581B.589年C.605年D.618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2.“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对于平民百姓最大的意义是()A.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

2、办事效率B.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C.拥有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D.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但题干的问题是对平民老百姓最大的意义,当然是获得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A.重用人才B.戒奢从简C.重视地方吏治D.虚心纳谏【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二十多年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3、从善如流,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他的统治称为“贞观Z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重用人才。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发展经济,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他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吋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重用人才,故选A。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

4、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是因为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她也十分注意减轻人民负担。ABC与题意不照应。故选D。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吋期,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

5、、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故①项筒车、④项曲辕犁符合题意;②项织布机是手工业方面的发明,故②项不符合题意;③项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故③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据史书记载,唐朝反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盛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唐朝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吕

6、坊有茶肆;新吕坊有客舍”可知,这一记载表明唐朝长安i筍业经济繁盛。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3.央视《探索•发现》制作了一期节目,讲述了我国古代一位传奇僧人的故事,主人公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这位传奇人物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僧人”“天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収经,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出使西域;选项C东渡日本;选项D下西洋,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吸取前朝教训,重

7、文轻武B.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C.重视教育D.自己是文人出身【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岀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胳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2.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