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

ID:33076004

大小:4.8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19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_第1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_第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_第3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_第4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的试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进行研究。这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开始采用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制作无粘结筋,并研究这种高效后张无粘结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以及无粘结筋的制作和张拉工艺。1980年,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研制成功挤压涂层的无粘结筋生产线和相应的锚固系统。1984年出版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中,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些工作,为日后大规模推广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创造了条件。近十多年来,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发展较快,在我国已建成许多无粘结筋的大开间、大柱网和大跨度的现代建筑。在许多类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已经采用无

2、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楼房达200万平方米,且目前正以每年百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无粘结预应力筋摩擦力小,易弯成多跨曲线形状,特别适合建造复杂的、连续曲线配筋的大跨度楼盖和屋盖。应用最多的是多层及高层建筑中单向、双向连续平板及密肋板。已经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北京永安公寓、北京科技活动中心报告厅(27m×27m井式楼盖)、无锡第一纺织厂的车间、新世纪饭店(31层)、广州国际大厦(63层)、青岛中银大厦(48层)、上海国际大厦(37层)、金山大厦(48层)、珠海机场候机楼、光大国际贸易中心、济南长途枢纽工程等200多项大型工程。近年来,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又扩大应用于井字梁、悬

3、臂梁、框架梁、扁梁、受拉结构及预应力拉杆(锚杆)等,如上海人民广场地下车库、福州市一中体育馆等工程。由此可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对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证明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用于高层、超高层及大跨度的房屋建筑,也可以应用于桥梁工程。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在国内外的桥梁工程中。主要应用于配筋复杂、截面尺寸较大的构件以及旧桥加固改造(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H吲。相对于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m1,我国始于上世纪80

4、年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苏州丹阳70m跨无粘结预应力系杆拱桥;河南金堤河宋海大桥无粘结部分预应力低高度箱梁;佛山市佛陈大桥钻孔灌注桩及墩柱;北京紫竹立交主桥单箱三室箱梁顶板,配有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甘肃三淮黄河大桥主桥箱梁顶板,采用横向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湖南沅陵沅水大桥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顶板减薄4cm,全桥节约混凝土400立方米);汕头海湾大桥预应力混凝土加劲箱梁,横向预应力采用体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底板纵向预应力采用体外束。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程实践增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2桂

5、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关的规范上,1969年2月,ACI杂志发表了ACI—ASCE第423委员会《预应力混凝土使用无粘结筋暂行建议》;1983年7月,国际预应力混凝土杂志再次发表了ACI—ASCE第423委员会《预应力混凝土使用无粘结筋暂行建议》;1985年,美国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协会提出了长期使用无粘结筋的有关规定,以及防腐蚀的建议体系。各个国家也都相继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远远晚于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建筑部门着手进行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成了结构基本

6、性能系统研究及配套的施工工艺研究,研制了相应的生产设备和机具,1993年,编制并颁布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92~93),于2004年修改并重新颁布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92-2004),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建设部也已经将这项技术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以促进此项技术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应用。1.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继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之后的一种新的预应力形式。此类结构是在预应力筋和混凝土之间不建立粘结力,而通过端部的锚固系统对混凝土施

7、加预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是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区别。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预应力筋仍然设置在混凝土体内,但是与混凝土没有粘结在一起,预应力筋在孔道的两锚固点间可以自由滑动;另一种是预应力筋设置在混凝土体外,亦称体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材并无差别,当前主要采用挤出涂塑工艺生产的涂油碳素钢丝束或者钢绞线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似,增设的普通受力钢筋,是为了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