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ID:33085077

大小:5.42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2-20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第1页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第2页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第3页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第4页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梅雨多模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一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词芬南本人完全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

2、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谓景(b日期:2。J空纠朔第一章绪论我国地处著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一般每年6-7月当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时,在我国的江淮流域一日本东部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段连阴雨天气,由于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又因这时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因而又有“霉雨”之称(朱乾根等,1992)。“梅雨”是我国一个很古老的气象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3、。中国古代关于梅雨的记载很多,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晋代时有“夏至之雨,名日黄梅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梅雨》中写着:“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的优美诗句。1.1研究梅雨的目的及意义在我国,江淮地区主要指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广袤大地,包括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等省市。江淮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较高。不但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而且是交通运输、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中心,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这两类气象灾害对工农业

4、生产布局、水利和交通等产生破坏性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78年江淮流域的特大干旱和1991、1998年的特大洪涝。我国学者对江淮流域旱涝灾害的广泛研究指出(叶笃正等,1996;黄荣辉等,1997)江淮流域洪涝灾害爆发频繁,全国夏季的早涝灾害集中于江淮地区,大部分旱涝是由梅雨期降水的异常引起的。此外江淮入梅和出梅的早晚和梅雨量的多寡密切相关(魏风英等,2004)。如果梅雨来得早,对江淮流域三麦油菜的收打非常不利;如果梅雨来得过晚,或甚至没有什么梅雨,俗称空梅,往往引起大范围干旱,对水稻插秧、生长及棉田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5、。对入梅和出梅日期的预测不仅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布局,也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提前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减少因旱涝灾害带来的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江淮梅雨是东亚季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的产物,江淮流域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是每年初夏东亚大气环流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梅雨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及其推进到江淮流域的早晚,梅雨期早涝的异常与全球气候异常密切相关,梅雨期降水机制的研究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江淮流域梅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科研意义。第一章绪论1.2梅雨研究

6、的历史和现状1.2.1梅雨的划分梅雨的划分主要取决于梅雨期的确定,梅雨期包括入梅日、出梅日,入出梅的划分和确定一直是我国天气学和气候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划分方法因地、因人而异,侧重点不一。徐群(1965)根据长江中下游5站(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日降水资料结合历史l地面天气图、单站天气要素及逐候500b_Pa西I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划分出1885年以来的逐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张德二(1990)用这种划分方法划定了18世纪长江下游的逐年梅雨期。实践证明长江中下游沿江5站梅雨量及强度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发生于我国中东部的夏涝

7、程度,但对于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地区的降水却不具有代表性。徐群(1998)在进一步划分1951年以来逐年江苏省南北两区梅雨期时,认为长江下游的苏南区和淮河下游的江苏江淮区梅雨期有相当的差别。徐群和张艳霞(2007)还选取了淮阴、东台、蚌埠、阜阳和信阳5个代表站,对淮河流域地区的梅雨期进行了专门划分。但姚学祥等(2004)对此提出了疑义,他们认为5站的代表性不够,很多有重要影响的连阴雨过程未被划为梅雨。梅雨既是天气现象也是气候现象,与此相对应有若干观点,因此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从天气学角度出发多是从环流的调整来考虑的,这时更多地

8、认为梅雨是与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等相连,是一种大尺度天气现象;从气候学角度出发则要求若干日稳定通过一个界限值;降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划分梅雨的指标,因此如果较多地考察各地降水要素,则梅雨是一种中尺度天气现象。中国气象局和各有关省市气象局依据对梅雨现象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不同的划分方案,各有自己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