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

ID:33096787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0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_第1页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_第2页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_第3页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_第4页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为推广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创新载体建设的经验,深入开展“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引导各类开发园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更多的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以下简称“四大成果”),发挥开发园区在我省经济发展、改革创新、承接转移、升级转型中的先导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特制定安徽省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一、基本原则高端引领、产业提升。突出开发园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强化自主创新与承接转移有机融合等方面的先导作用。先行先试、辐射带动

2、。突出开发园区在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与金融融合、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全面转型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简便操作、竞争择优。以市为主,对照四大成果进行评价,突出形成开发园区追求内生自主创新的动力,择优实行分类表彰。二、评价方法在安徽省创新办网站和安徽省科技厅网站上设立创新型园区评价系统。根据“四大成果”,建立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依据客观数据,实行网上自行填报、系统自动评分、分类比较排序的评价方法,由省创新办具体组织。每年根据评价结果,择优表彰510个左右园区。三、评价

3、程序自评。各类开发园区对照指标体系,自主进行自我评价。自荐。经自评,评价指数达70以上(含70)的开发园区,可向所在市政府申请参加省创新型园区评价。审核。各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所在地开发园区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按评价指数高低对本地开发园区进行排序后,报送省创新办。提名。省创新办根据各市政府报送数据进行全省排序,按国家级开发区、市属和县(市、区)属省级开发区分三类,选择10个左右评价指数领先的开发园区,提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建议名单,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四、命名表彰对公示无异议的开发园区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创新型

4、园区”并颁发牌匾。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专项资金中,设立促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奖励专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获命名的开发园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计划,委托所在市管理。五、监督管理对命名后有异议的开发园区,由省创新办组织核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其省创新型园区资格。开发园区获得支持的项目经费使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六、附则本办法由省创新办负责解释。5安徽省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产业成果(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亿元)(%)0.4新兴产业

5、项目及投资占工业投资项目及投资比重(%)0.3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0.3科技成果(25%)专利总数及增幅(件)0.5专利转化率(%)0.2新产品数及新产品产值(个,亿元)0.3人才成果(25%)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0.4引进高端人才及技术项目数(人)0.3研发机构数及增幅(个)0.3改革成果(20%)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及增幅(个)0.4科技投入及增幅(亿元)0.3自主创新政策落实情况(亿元)0.35主要指标解释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用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代替。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

6、科发火[2008]172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准。2、新兴产业项目数及投资总额。新兴产业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为当年开工的项目数及投资总额。3、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指按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及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同一企业不重复计算。4、专利总数。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当年申请量×1+历年累计授权量×2。5、专利转化率。在本园区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授权专利数/授权专利数x100%。6、新产品数及新产品产值。

7、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产值是指报告期生产的新产品的产值。7、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研究开发人员主要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三类。8、引进高端人才及技术项目数。引进高端人才5指当年引进的符合《关于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皖办发[2002]10号)规定的人才。引进技术项目指当年引进的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国科发火[2008]172号)项目数。9、研发机构数。包

8、括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牵头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企业内设研发机构之和。10、产学研合作项目数。指企业当年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开始实施的科技项目数。11、科技投入。指园区财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