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ID:33098950

大小:316.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0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2440-2013 南粳44 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备案号:41142-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440—2013南粳44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fPreciseQuantitativeCultivationforBroadcasted-transplantingoftheRiceNanjing442013-12-30发布2014-01-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440—2013前言南粳44系早熟晚粳稻品种,目前未有南粳44水稻品种相关的国家

2、、行业和地方标准。本标准在系统总结4年来南粳44抛秧精确定量栽培研究与生产实践结果基础上,规范南粳44抛秧栽培技术,制定本标准,目的为该品种更好地在适宜种植区推广应用,提高产量与效益。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扬州大学农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戴其根、霍中洋、张洪程、许轲、魏海燕、王才林。IDB32/T2440—2013南粳44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南

3、粳44抛秧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条件、主要产量结构、生育指标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江苏苏南、沿江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GB/T1789-1999优质稻谷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5116规定。4种子要求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

4、定。5主要生育指标5.1产量及穗粒结构650-700kg/亩,有效穗数23万/亩~25万/亩,每穗粒数12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g。5.2秧苗标准秧龄20d~30d,叶龄4.0~5.0,苗高15cm~20cm,秧苗基部茎宽≥2.5毫米,植株体内碳氮比适当,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翠绿,地上百株茎叶干重3g以上,秧苗发根数发根数15条左右,色白而粗,单株带1-2个分蘖。5.3群体动态指标5.3.1茎蘖动态栽后20d~25d够苗,拔节期达高峰苗,高峰苗28万/亩~32万/亩。5.3.2群

5、体叶色及单茎绿叶数1DB32/T2440—2013栽后至够苗叶色深,呈“黑”;够苗至拔节叶色褪淡,呈“黄”,尔后至倒2叶期叶色逐渐加深;倒2叶至抽穗后25天叶色深,呈“黑”;抽穗后25天后叶色逐渐黑色,褪淡呈“黄”。剑叶露尖封行,抽穗期单茎保持6张绿叶,成熟期单茎保持3张绿叶。6育秧6.1秧田、备盘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为秧田。每亩大田备434孔塑料盘50张~55张。6.2营养土用田土和壮秧剂配制营养土:采集土质肥沃、无杂草籽的粘土和腐熟的农家肥,分别晒干捣碎,过孔径5~7毫米的筛

6、子,按土与农家肥4:1的比例配成床土。再按每210千克床土加入2.5千克壮秧剂的比例,拌匀制成营养土备用。用泥浆和肥料配制营养土:适合于湿润秧田育秧。方法是先将钵体软盘摆在秧床上,播种前在秧床的工作沟里灌入少量的水,加入适量的肥料,用铁耙来回拖拉形成泥浆,用勺将泥浆泼入钵体盘上,刮平泥浆后播种。6.3秧床制作在播种前10d~15d上水耖田耙地,苗床按宽130cm,沟宽30cm、沟深15cm深做板,排水晾板,播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拍实,板面应“实、平、光、直”。苗床要在播种前一天做好。6.4适期播种5

7、月10日至5月20日。6.5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天,用咪鲜铵等浸种消毒2~3天,捞起在清水洗干净,装入筐里覆盖薄膜催芽,催芽露白待播。催芽标准:种根长度为稻谷的1/2,芽长为稻谷的1/4~1/3。6.6铺盘、铺土在秧床上平放钵体软盘,要求逐个紧挨、对齐有序地摆放。秧床边缘5厘米范围内留出,不摆放钵体软盘。然后铺土占钵体软盘/3高度的营养土或泥浆,并洇足底水。6.7播量每亩大田用种量2kg~2.5kg。按盘播种,每盘播种量40-45g,每穴成苗2-3苗。6.8盖土、封膜以未拌壮秧剂的过筛营养土均匀盖种或

8、用扫把蘸泥浆将种子扫入钵体中,用木板刮平以看不见稻谷为宜。秧田可用平铺或拱架覆盖薄膜、无纺布等材料,用于保温,防止烂秧。要控制好苗床内的温度:播种至出苗期保持温度在32~35℃;1叶期温度控制在25℃以内;2叶期以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提高秧苗素质。6.9揭膜练苗2DB32/T2440—20131叶1心期逐步揭膜通风练苗,提高秧苗素质。晴天在傍晚,阴雨天在上午8时~9时揭膜并灌1次平沟水。无纺布育秧期可全程覆盖。6.10水分管理湿润育秧方式:田面要保持湿润。土面发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