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ID:33118348

大小:71.3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0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_第1页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_第2页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_第3页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_第4页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学论文“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探究朱向群,张国升,汪文君(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摘要:“药以食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其在药学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首先从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理论和几部重要的本草文献探索其来源,然后列举了金银花、大蒜、肉桂、车前草的古今药食作用,突出“药以食源”的意义.还介绍了源于食品的药物,例如白藜芦醇、丁苯酞、大豆异黄酮、茶多酚、苦瓜皂苷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药以食源”所存在的问题:药用植物标准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关键词:“药以

2、食源”;药学;发展中图分类号:R247;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78-041绪论目前人们对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基础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以直接研究化合物为基础,一类是以研究药物的半合成品为基础,另一类则是以“药以食源”为基础.“药以食源”阐释的是一种最原始、长久的发现药物的途径.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天然产物不仅可以作为药物半合成的前体物,也可以成为药物化学合成的一个模板.从食物中纯化有效成分然后成药的例子有很多,在临床应用中非常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对天然药物的研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研究“药以食源”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

3、重大的现实意义.1.1“药以食源”的来源“药以食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致的意思是说食物和药物有着同一起源,我们的祖先只能通过食用来辨别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处,以后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可以当做药物对症使用.事实上,饮食的出现应该早于医学,因为祖先是在摄取食物饱腹感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在一些食物中发现药用功能.我国记载食物的篇章和专著有《神农本草经》、《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这些著作里面就收录了大量的具有药食两用的食物,并且记载了食疗药膳的理论与实践方法.1.1.1食物的四气理论食物的四气,也称为四性,是指食物含有寒、热、凉、温四种性质,但食品的药用价值不同其属性也是不

4、一样的.芥子、花椒、大枣、海参、大蒜等,属于温性的食物,适合寒冷体质和疾病,很多都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的效果.偏凉性的食物,如马齿苋、苦瓜、香蕉、茶叶、小麦等,适用于温热体质和疾病,许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温之,热者寒之.”强调的是医药和食物四气的自然属性.1.1.2食物的五味理论我们知道药物有辛、甘、苦、酸、咸五种不同味道,这五种味道也是食物原本的味道.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食物的五味并没有隔离开来,每一种食物的效果都是由其味与性融入来的.品味不同或相同的口味不同的性别角色,都会有差异.常惟智提出,五味学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中有一些分歧与混淆[

5、1].《素问·宣气明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以此看来,食物的五味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1.1.3食物的归经理论归经大致的意思是说药物可以选择性的表达对机体某部分的运用,对脏腑与其周围的经络的调控更加明显,然而在其他经络的表达上就很渺小,有时可以忽视,食物也具有同样的道理.比如食物有温热,但是温热食物的作用部位又有不同,具体到食物如荔枝、木瓜、胡椒、胡萝卜、韭菜、香菜等.它们均为温热性食物,但荔枝补脾益肝,木瓜清心润肺,胡椒缓解胃寒呕吐,腹痛泄泻,胡萝卜健脾消食,韭菜健胃提神,香菜健胃消食[2].所以根据食物的归经特点可以来

6、进行食养食疗,更加有益身体健康.1.2几部重要本草文献概述1.2.1《千金要方·食治篇》《千金要方》为隋唐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唐高宗永徽三年完成的一本书.食治篇为《千金要方》的第26卷,上面记载了155种药用食物,分别为菜蔬58种、果实29种、鸟兽40种、谷木27种,包括食养、食治、食禁各方面,在每种食物的下面都有列出,是现存最早的食物疗法记载[3].《千金要方·食治篇》在中国食疗养生学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所阐述的食治重于药治的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2《食疗本草》《食疗本草》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第一部把“食疗”当作主题的饮食学专著,其内容较之前更为丰富与全面.本书是

7、在孟诜《补养方》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后来他的学生张鼎根据自己的学识与经验添加完成后,重新命名的.孟诜师从孙思邈,受其医学思想的影响很深.他不但继承了孙思邈研究食疗的成果,并且还收载了许多老师未录之品.《食疗本草》重视药物与食物的禁忌,如河豚“有毒,不可食用,其毒可杀人”,越瓜“寒,右主治可利阴阳,增加肠胃,止渴,不能久食”,杨梅“多吃损人齿及筋”[4].此书还记录了多种因素对食物疗效的影响,把孙思邈“食疗为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