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ID:33129210

大小:178.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2-21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_第1页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_第2页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_第3页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_第4页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讲义石庆秘...第一章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与变迁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美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目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与变迁的内容教学重点: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美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美术教育教学难点: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美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美术教育课时安排:课内4学时。教学过程一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1、古代的美术教育,在普通学校的教育中始终没能占一席之地。2、宫廷画家和在野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习画大都从临摹入手,选择优秀的临本进行临摹

2、,掌握笔法、墨法,并通过师傅徒弟的方式进行。3、北宋设立画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在招收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已趋于完善,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4、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版画得到空前发展,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发亮出现,成为我国古代习画的教材。二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美术教育清末的学校美术教育(1)京师同文馆标志模仿西洋式学校教育的开端。课程设置了“画法”科目,是中国新式学堂开设最早的“绘画课”。(2)《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全盘模仿日本。在高等小学和中学堂的课程中设图画课。(3)《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初小图画课教学目的:“练习手眼,以养成其见物留心,记其实象之性情”手工课教学目的:“练习手眼,使能制作简易之物品,以养成好勤耐劳之习”高等小学图画课教学目的:“观察实物形体及临本”,“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并令其心思于精细,助其愉悦”手工课教学目的:“能制作简易之物品,养成其用心思耐劳烦之习”中等学堂图画教学目的“习画者,就实物模型图谱,教自在画,俾得练习意匠,兼讲用器画之大要,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4)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近代最早的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以教育、图画、手工为主课,音乐、文化为副科。图画包括:

4、中西绘画及几何、投影手工包括:细工、黏土细工、石膏、竹、木等工艺美术民国初期的学校美术教育《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手工课的要旨:使儿童制作简易物品,养成勤劳之习惯时间:4个学年每周均为1课时内容:简易细工图画课的要旨:使儿童观察物体,具摹写之技能,兼以养其美感学习时间:第2、3学年每周1学时;第4学年每周为2课时,女生为1课时。...内容:单形、简单形体。《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图画课——要旨:祥审物体,能自由绘画,兼练习意匠,涵养美感1-3学年,每周1课时;第4学年,每周2课时学习内容:自在画、用器画自在画以写生画为主,并授临画之

5、法用器画授以几何画图画课:要旨:练习技能,使制简易物品,养成工作制兴趣、勤劳制习惯4个学年均为1课时学习内容:以天然物之模造及简易日用器具、各种细工,并示以材料之性质及工具之保存“五四”时期至抗战前的美术教育《小学形象艺术课程纲要》(1923)美术教育目的:启发儿童艺术的本性,增进美的欣赏和识别的程度;陶冶美的发表和创造的能力;并涵养感情,引起乐趣。教学方法:注重对儿童欣赏能力的培养,用美术品进行实物欣赏活动制作领域:绘画、剪贴、塑造三种;绘画占十分之七,剪贴占十分之三;制作时注重想象和写实。《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1923)

6、教学目的:1、鉴赏知识,精神愉快2、制作技艺,发表美的本能3、养成一种艺术,为生活之助内容:理论:透视法则、色彩基本知识、人体比例、明暗画法、建筑和历史、图案和工艺的关系观察部分:树木花草形状色彩、虫鸟的色彩姿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器物形状美术或工艺展览实习部分:几何形体及一切人造物的描法、描写各种自然景观、描写人颜等。《小学美术课程标准》(1932,国民政府)教学目标:1、顺应儿童爱美的本性,以引起研究美术的兴趣2、增进儿童美的欣赏和识别的程度,并陶冶美的发表和创造的能力3、引导儿童对美术原则的学习和应用,以求生活的美化。作业

7、类别:1、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2、发表,绘画7%、剪贴3%3、研究,方法的研究(画法、塑造法)和原则的研究(形体排列、设色、明暗、阴影、远近、透视)...革命根据地的学校美术教育《小学课程教则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初级小学游艺课的教学目的:发展儿童的艺术才能,使能从模仿进到自动的创造,并养成其集体生活的习惯,发扬革命奋斗的精神。高级小学游艺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并发扬儿童的艺术上的创造性,以及集体行动中自我组织能力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学校美术教育《修正初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1940教育部教学目标:1、启

8、发学生审美本能,涵养其性情,使能了解美术与人生之关系,以增进生活之意义。2、使学生练习对人物、自然形态之观察力与描写技能。3、灌输学生艺术真理、常识、技术,以养成其应用艺术,应付环境之能力。教法要点:1、关于史料、故事、理想画等构图之练习。2、关于世界大事及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