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

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

ID:33134671

大小:54.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_第1页
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_第2页
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畜牧渔业论文猪群几种常见病的诊治建议赫荣丽,冯超(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155600)疫病是动物杀手,养殖业的克星,也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了解疫病发生规律,提前做好疫病防控,可降低养殖户损失,提高养殖效益。l“红”——附红细胞体病2002~2005年,附红细胞体病可谓是猪场“杀手”。该病是人畜共患病,最近几年,该病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并且给饲养者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所有年龄的猪都会感染发病,特别是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发病严重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此外,母猪感染同样会比较严重,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建议:强化饲养管理措施,猪舍、饲养用具尽量

2、保证干净,预防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减少猪群的应激刺激。夏、秋季节,经常喷洒具有杀虫效果的药物,避免猪群被昆虫叮咬而感染疾病,将传染源切断。给猪群进行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程序时,要更换器械并且严格采取消毒措施。购入的生猪采取血液检查,避免病猪或隐性感染猪被引进。2“蓝”——猪蓝耳病二类传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是该病的主要病原,患猪体温升高并且食欲降低,妊娠晚期的母猪会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的情况,不同年龄的猪,尤其是仔猪,都是以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尤其在猪群密集、流动频繁的现代化养殖场更易引起流行,一般都是呈地方流行性,对

3、于养猪生产的危害属于长期的,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初期发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体温41℃左右,大多为40.5℃。精神沉郁,不食;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可见呈红色,耳部呈紫色,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可见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有的病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者表现共济失调等神经表现;仔猪如果感染以后,其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感染以后的流产率可达30%以上,如果继发感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成年猪也会发病并且出现死亡的情况。建议: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混合感染。高温季节,做好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

4、,保持猪舍干燥和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周边疫情结合猪场情况,接种蓝耳病疫苗。清除粪便及排泄物后,对猪舍内及周边环境消毒,高热季节1周2次,进出猪场的车辆重点消毒。发病高峰期不去疫区引种。对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3“热”——高热病或高致病性蓝耳病2006年春夏之交,我国南方暴发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高热病”,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很强的感染、传播能力及区域流行性等特点,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病猪不分大小,均可感染,发病率可达80%~100%,死亡率可达60%以上。发病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

5、红、耳朵发紫等临床症状,该病被称为“高热病或高致病性蓝耳病”,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4“瘟”——猪瘟病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发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建议:净化种公、母猪及后备种猪,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建立健康种群,繁育健康后代;提高群体免疫力,做好免疫抗体跟踪检测;实行定期消毒,

6、全进全出防止交叉感染。5“泻”——病毒性腹泻病2010年底至今,仔猪因腹泻死亡严重,给很多规模化猪场带来巨大损失。猪病毒性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危害最为严重,可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有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两种。发生特点是可见水样腹泻和呕吐,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1周龄内仔猪出现症状后2~7天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成年猪经3~7天腹泻后,可逐渐康复,但可能形成僵猪。建议:目前市场上商品化的疫苗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在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流行季节前20~

7、30天进行全群免疫接种.一般灭活苗接种后14天,弱毒苗接种后7天产生免疫力,接种后20~30天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免疫期为6个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