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ID:33137364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1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重庆2011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为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文章论述了协同创新的内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协同创新模式下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的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对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基地建设以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2、05-2909(2018)01-0038-04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1]。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2011计划的核心是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

3、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2-3]。  2014年10月,由重庆大学牵头,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作为核心协同单位,以青山工业、超力高科和博耐特等汽车零部件企业,西南铝业和重庆钢铁、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为紧密协同单位,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的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财政部认定,正式批准为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尽管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通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完备的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不能适应汽车技术飞速发展对高层次

4、、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为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  一、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重庆大学是全国最早建立车辆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S富的教学资源,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建立了完整的车辆工程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面向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积累了研究生教育的宝贵经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骨干和创新型精英人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

5、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  学术型培养模式遵循入学申请与考核―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及撰写论文―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的基本流程,所有研究生课程是全校研究生课程计划的一部分,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都有共同的标准化措施,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  专业型培养模式则强调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通过大学与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或开发型研究人员,在培养过程中重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统一,注重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协作,无论在主攻方向、课程设置和课题研究,还是在指导方式上均体现产学研合作的共同特点。  由于教学条件以及体制机制的限制,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一直进展缓慢。

6、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借鉴成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导致产学研融合的深度不够,学科交叉不够,国际化程度不高。...  (1)实践环节的训练不充分。由于导师经验、经费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训练不充分。在课程体系中,实验课程比较少,特别是一些对实验设备要求较高的教学实验,如K-C悬架系统实验等,很难落到实处。车辆工程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没有一定实践环节的训练,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创新拔尖人才,更难以在车辆工程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交叉学科的课程很少。由于运行体制以及现有师资结构的限制,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涉及交叉

7、学科的课程很少。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以及车辆底盘电控系统的日趋完善,车辆工程技术已经不再是单一学科可以覆盖的,而必须依靠多学科的高度交叉融合。比如,电动汽车的开发就需要汽车工程、电机与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电池与能量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人才,不仅需要汽车工程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其他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因此,有必要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设置不同学科的模块课程,实现不同专业领域的交叉融合。  (3)课程涵盖的基础理论多,工程新技术少。研究生课程涵盖的基础理论比较多,所占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