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

ID:33142101

大小:59.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_第1页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_第2页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_第3页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_第4页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职业技术教育论文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崔淑娟潘立娟【摘要】地方高校常规化英语专业教学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合理。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逐步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英语课堂。关键词通识教育;立体化课堂;高校英语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67-02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研究”(编号:

2、JYWB2012-008)和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2532372)的研究成果。许多英语学习者重视英语是将其作为一技之长,并且认为它能带来更多的升学及就业优势。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英语学习中进入了误区,他们认为熟练掌握英语需要背诵大量的词汇,死抠英语语法,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级各类考试。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即使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远远超过一个普通的英美人,却依然难以熟练地应用该门语言。究其原因,就是学习者没有足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要知道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传承。透过语言现象去探求文化本质才是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通

3、识教育就是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更好地领略英语背后的人文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知识,继而提高了个人的整体素质。一、通识教育及英语立体化课堂概述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根植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理论,该教育也称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习者个性的自由发展和积极的参与社会生活。美国学者帕卡德在19世纪初倡导大学应设公共课时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这一概念,并强调其特征是培养宽基础、文理兼通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仅专注于一个领域,而是要综合全面的认知和掌握各个相关领域的知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理

4、性的形成专业方向,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机械化或工具化”的趋向。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于本科人才的需求已从专业层面向应用层面扩展,培养“专业+方向”的高级应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的构建迫在眉睫。英语立体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目的语和环境为轴,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底,以跨国文化为顶的三维立体性质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它主张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语言)和教学环境(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三要素密切结合和相互照应,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发挥出“1+12”或“1+1+13”的整体效应。二、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的必要性我

5、国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高等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人文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拓展多渠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以语言为工具广泛地接受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文化。因此,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有以下必要性:1.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一味注重词汇积累、语法训练和应试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语言文化的本质。调查问卷表明,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仅占14.8%,而对英语兴趣一般或不感兴趣的学生则占43%。学生学习兴趣的

6、丧失,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和课堂教学氛围的松弛,继而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2.高校英语课堂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问题,其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和渠道。但是仅仅依赖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为学生提供足够语言实践机会的。因此,亟需可以立足于学习者,并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3.人才发展的需要。教育培养人不能仅仅是使之成为某种技能人员或者谋生者,还应该依其能力,发挥其优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比专才教育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并弥补了专才教育的弊病。此外,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存在较严重的功利性和应

7、试性。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宽广知识面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懂得为人处世和享受生活的高素质社会公民的人才目标来看,有必要加强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三、应对措施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人”的培养,即首先关注大学生的心灵满足、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尊严等,立体化课堂的构建也应着眼于以上内容。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的构建应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英语教学内容。调整英语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当学生大一入学时,任课教师可以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