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经济部分

现代史经济部分

ID:33142259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1

现代史经济部分_第1页
现代史经济部分_第2页
现代史经济部分_第3页
现代史经济部分_第4页
现代史经济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史经济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封面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9/9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现代史经济部分★考纲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探索背景:P46①伴随土地改革和建立国营经济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②在此基础上,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开始社会主义工

2、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③一五工业化建设成功进行打下良好基础④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领域)、全行业公私合营(対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但也遗留许多问题(如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探索过程:1956-1976年P48①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多发展农业、轻工业和沿海工业等,开始突破苏联建设模式,探索中国特色道路。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②1956年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论断。(提出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③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起因:对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后果: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左”倾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④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⑤1966-1976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严重破坏。周恩来措施:恢复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邓小平在1975年以铁路开始全面整顿。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探索的经验教训:①指导思想上:坚持认清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②中心任务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对待阶级斗争:只在一定范围存在,不能当成主要任务,也

4、不能搞熄灭论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③经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④政治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律体制,坚持民主领导原则,反对个人专断和崇拜⑤成功经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⑥生产关系变革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P52-53(1)内容:①改革:9/9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肯定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应该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

5、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问题。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②开放: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选自会议公报)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此外,会议还提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意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P53(1)开始于安徽、四川(2)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同时取

6、消人民公社,恢复乡政府等农村基层政权(3)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附:旧人教版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的过于集中单一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P53、57(1)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2)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3)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附:①开始:198

7、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等)5.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P54(1)经济特区:①1979年决定对广东、福建给予对外特殊政策原因:有对外交流的历史传统、沿海,对外交往便利、临近港澳台、是侨乡,便于引进外资等②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③1988年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