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

ID:33154279

大小:1.60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2-21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_第1页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_第2页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_第3页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_第4页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课]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CCER考研辅导班-小班一对一www.xxxedu.net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考研辅导班新祥旭第一章选择理论研究选择理论,必须首先分析偏好,因为偏好是选择的基础,是进行科学选择的依据。第一节偏好与偏好假定一、个人偏好关系1、选择束偏好(preferences)说明了个人面临各种可供选择的对象时,哪一个是值得或更值得去争取的这样一个问题。主体的选择对象可以是商品及其组合,也可以是行动及其组合。无论商品,行动以及它们的组合,都可以用一般化的概念¾选择束(choicebundle)来表示。换言之,选择束

2、包含了相应的商品、行动或它们的组合。例如,当个人面临两种商品的选择时,图3-1给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选择束,它们分别表示:A:三瓶啤酒和四个鸭蛋;B:二瓶啤酒和六个鸭蛋;C:四瓶啤酒和八个鸭蛋;A、B、C分别代表了消费者的选择束。对于消费者,选择束也叫消费束。啤酒(瓶)鸭蛋(只)4C3A2B468图3-1:消费者的选择束选择束是个人的选择对象。面对各种可供选择的选择束,个人必须做出判断:哪个更好?哪个更值得去争取?这就涉及到偏好问题。2、偏好的表述定义3-1:设X、Y代表两个不同的选择束,X=(X1,X2,……,Xn),Y=(Y1,Y2

3、,……,Yn)。微观经济学中通常用下列符号对它们的偏好关系进行描述:(1)XY:X至少和Y一样好或X不比Y差;(2)XY:X严格好于Y;82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CCER考研辅导班-小班一对一www.xxxedu.net(3)X~Y:X和Y一样好,或X和Y无差异。三、理性消费者的偏好假定对理性消费者而言,偏好关系必然衍生出几个共同认可的假定。假定1:完备性假定(CompletenessAssumption)给定两个消费束X和Y,理性消费者能够确定哪一个是更好的或者两者无差异。即对于X和Y,总有:X³Y或X£Y这就是完备

4、性假定。如果消费者无法区分哪一个更好或两者无差异,我们就不能期待消费者做出理性的选择,假定2:反身性假定(ReflexivityAssumption)给定两个相同的消费束X,消费者能够得出结论,X既不比它自身好,也不比它自身坏,X只能和它自身一样好。即对于消费束X,必有:X£X且X³X,即X~X。这就是反身性假定。如果消费者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同样不能期待消费者做出理性的选择,消费理论也无从建立。假定3:传递性假定(TransivityAssumption)给定消费束X,Y,Z,如果X好于Y,Y好于Z,则X一定好于Z。即对于消费束X,

5、Y,Z,如果X³Y,Y³Z,必有X³Z。假定4:非满足性假定(NonsatiationAssumption)非满足性假定也叫单调性假定(MonotonityAssumption)。可以简单地表述成:对于非有害品,有好于无,多好于少。即给定X=(X1,X2,…Xn)和Y=(Y1,Y2,…,Yn)如果Xi=Yi,但Xj>Yj,i=1.2…n,i¹j,则必有XY。Xi,Yi分别表示消费束X、Y中的一个元素。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无差异曲线的导出假定消费者某甲对啤酒和可乐有不同的偏好,为达到一定的满足水平,他需要3瓶啤酒和4瓶可乐。现在和

6、某甲商量,如果减掉1瓶啤酒,再给他多少瓶可乐,某甲才会同意(某甲的满足水平并没有变化)?某甲认为需要增加2瓶可乐。这样,某甲的消费束就从原来(3瓶啤酒,4瓶可乐)变为(2瓶啤酒,6瓶可乐)而满足水平没有变化,换句话说,某甲的两个消费束对他而言是无差异的,即在图3-5中,A~B。可乐(瓶)啤酒(瓶)C4A32BU082新祥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CCER考研辅导班-小班一对一www.xxxedu.net0346图3-5:某甲的无差异曲线同样也可以这样和某甲商量:如果增加1瓶啤酒,某甲愿意放弃多少可乐(某甲的满足水平没有变化)?

7、某甲认为可以放弃1瓶可乐,这样,某甲的消费束就从原来的(3,4)变为(4,3)而满足水平没有变化,换句话说,某甲的三个消费束对他而言是无差异的,即在图3-5中,A~B且A~C,根据传递性假设,有A~B~C。反复这样做,而且假定啤酒和可乐的变化单位可以无限小,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和A无差异、因而也彼此无差异的消费束,把这些消费束代表的点连结起来,就形成了某甲消费啤酒和可乐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5所示。可见,无差异曲线说明,消费者可以在无差异曲线上选择任何消费束而得到同样的满足水平。定义3-4:所谓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

8、rve)是指在满足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的依从关系,或者说,无差异曲线是指在满足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束代表的点的轨迹。需要指出,消费者一定的满足水平对应唯一的无差异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