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探讨

关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探讨

ID:33170985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关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的探讨开封高中物理组毛广文一、初级中学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区别1、特点初级中学教科书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a)知识体系系统,概念严谨a)知识体系松散,注重现象的表述b)注重知识的深度和理论的严谨性b)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能力c)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结论掌握c)以学生观察、试验,探究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总结出结论d)基础知识牢固,概念清晰d)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但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运算能力不强2、两书各章节内容课时安排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相对初级中学教材而言,在课程安排上更加注重现象的表述,与日常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但课

2、时经过压缩明显减少。对于高中阶段极为重要的力学、电磁学进行了较大的压缩,例如:力学:由九个章节压缩至五个章节;电磁学:由九个章节压缩至四个章节,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时感到极大压力。3.课时顺序的安排初级中学教科书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力学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好处在于整个初三讲力学、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高一力学作了铺垫。二、初高中物理衔接过程中产生台阶的原因通过教材对比,发现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学生在初高中物理衔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1.物理概念掌握不牢,不准,与高中教学要求的概念严谨性相矛盾;初中物理要求授课课生动有趣,避免在概念的严密

3、性上做文章,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尽量避免繁杂的推理和演算,这些和高中物理的要求不同。初中物理教师和学生在平常教与学中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有侧重点,而把问题“无意”间留给了高一物理教师,如:初中物理中考不要求:长度测量、大气压、光学、热学、声学、分子动理论、内能、无线电通信常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杠杆平衡、功、功能、势能、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等等。以上许多内容是高中物理中要继续学习的内容,由于中考不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大打折扣。这是造成初、高中物理衔接的主要原因之一。2.思维的直观性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有台阶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

4、。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但由于知识所限,学生在初中学到的不少物理知识是有局限性与不严密性的,然而这些知识有时却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甚至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往往顽固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

5、联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的问题。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比较简单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假设、分析、推理、论证等高一级的思维形式。3.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存在梯度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但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却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至关重要的手段了。初中物理所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算术法,仅有少量的代数和几何常识。可以说学生的数学知识,用来处理物理问题是绰绰有余的。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

6、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如运动学中就常用到s-t图象和v-t图象。虽然图象表述比较形象直观,但在初中很少用到,学生对此一时很难适应。如果要求学生利用图象来推导公式、证明结论或运用解题等,他们就会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入手。(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1<2,“天经地义”,现在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

7、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接受。(4)高中力学问题的解决要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代数联立方程,二次函数,图象等数学知识。由于初中数学教学或说高一数学教学不能和高中物理教学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步,加上初中教学造成学生不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对于高一新生感到学习高中物理既生疏又困难。(5)在物理学中,相同形式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不同的物理意义,如不能深入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