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

ID:33171112

大小:9.32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21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_第1页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_第2页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_第3页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_第4页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姓名:李向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口腔临床医学指导教师:邓蔓菁201205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摘要背景和目的: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和最佳选择,而能否正确认识根管解剖形态是影响根管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工作中根管形态的观察还主要依靠x线影像,当牙根表面形态变异,如出现凹陷,沟裂,分叉等可能影响根管形态的影像学观察;同时由于根管形态变异较多,多根管影像重叠难以分辨,容易遗漏根管。而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因此,熟悉和掌握下颌第一前

2、磨牙根管解剖特点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显微CT技术对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其根管解剖特点,以便更深入准确的了解该牙的解剖形态和牙根组织内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牙体治疗和修复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1.收集西南地区2009年1月"-'2010年6月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15颗,其中15颗无年龄信息。将离体牙表面软组织和牙石清除干净后放入有编号的小瓶中备用。2.挑选有患者年龄信息的100颗下颌第一前磨牙,观察每颗牙是否存在根面沟。然后拍摄颊舌向和近远中向数字化X线片(RVG),记录RVG影像图片。以Vertucci根管形态分类法为

3、依据,将不能归为该类型的定为其他类型(Ⅸ型)。由一位经过读片培训的口腔医师对RVG影像读片,获得每颗牙齿根管类型。3.将上述100颗离体牙包埋好放置于固定器内,使用显微CT从牙尖到根尖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运用Mimics10.01软件分割出每颗牙并三维重建,获得每颗牙的三维图像。由同一口腔医师对显微CT影像读片,获得每颗牙齿根管类型,再与RVG影像的根管分型结果比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4.将收集的15颗无年龄信息离体牙同样运用上述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共获8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得115颗离体牙显微CT三维图像。在Mimics10.01软

4、件下分析每颗离体牙的三维图像,系统研究根管解剖结构,观察根管口形态、根尖孔位置和数目、侧副根管、根管交通、根尖三角等细微结构。从不同方向观察每颗离体牙的三维图像,以Vertucci根管形态分类法为依据进行分类,将不能归为该类型的确定为其他型,根据本实验结果并将其他型进一步细化为l一2—3型,l一3型,1—3—2型。然后对显微CT影像读片,获得每颗牙齿根管类型。5.从颊舌向和近远中向数字化X线影像读片结果中,提取2张X线片均显示单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然后根据数字化成像系统测量软件排除根管与牙长轴角度大于20。的牙标本,共挑取下颌第一前磨牙标本58颗。6.将58

5、颗下颌第一前磨牙按年龄分为3组:低年龄组(33颗)、中年龄组(15颗)和高年龄组(10颗)。再将每颗牙根平均分为3段:根尖段、根中段和根颈段,采用Mimics10.01软件在横切面图像上测量根管的近远中径和颊舌径,再计算根管3段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的根管锥度。比较3组年龄段的根管直径差异,根管锥度差异。7.从实验4获得根管分类为V型(1—2型)的样本26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牙齿的全长,然后使用Mimics10.01软件将26颗牙的三维透视图保存为舌面和近中面BMP格式,再运用Image—ProPlus6.0软件测量BMP格式的三维透视图中的牙齿全长、舌根管口位置

6、垂直于牙长轴点到根尖距离,根尖到釉牙骨质界距离。分析舌面和近中面观测的舌根管口位置的差异,并测量分析舌根管与主根管夹角,舌根管弯曲度。同样分析舌面和近中面观测的舌根管角度差异。结果:1.显微CT和数字成像系统法观察同时发现单根管为63%,而2种方法均诊断多根管为25%。显微CT与RVG影像对根管分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o.541,为中度一致。100颗下颌第一前磨牙有29颗牙(29%)出现根面沟,主要分布于近中根面(25/29),显微CT影像发现含根面沟的牙中2个或2个以上根管24颗(82.8%)。结合显微CT三维图和三维透视图信息,发现RVG影像将

7、3颗牙的近中根面沟误诊为根管结构。2.通过显微CT对115颗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性研究中发现,根管口为椭圆形84.3%(97/115),长椭圆形7%(8/115),“8”字形7%(8/115),三角形1.7%(2/115)。q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根尖孔大多数位于根侧77%(89/115),其中50.4%(58/115)的牙齿为单根尖孔,28.7%(33/115)为双根尖孑L,14.8%(17/115)出现3个根尖孔,6.1%(7/115)/出现4个根尖孔。含有副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35.7%(41/115),副根管大多位于根尖1/3(92.7%,38/4

8、1)余下3颗牙标本位于根中1/3。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