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

ID:33182946

大小:22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21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学科:语文教学内容: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背景知识】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进谏,本文是其中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2、义”的主旨,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国家的强励。【字词综合运用】生字浚jùn竭jié塞sè殷yīn壅yōng黜chù谬miù兹zī拱gǒng通假字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实词积累浚当景殷振冲牧下黜简虚词积累其而以则之【重点难点讲解】重点1.魏征论述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2.文章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技巧上的特点。难点1.“疏”的文体特点2.作者的论证过程及在此基础上的背诵如何理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良苦用心是学习本文的惟一难点。唐朝初年,唐高

3、祖和唐太宗都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因而生产发展较快,到太宗贞观(626—649)中期,达到了封建社会中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但是唐太宗在取得成绩后,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勤俭作风,不断地追求珍宝异物,大规模地兴建宫殿、花园。魏征在这时不断用前代兴衰的历史教训来提醒唐太宗,本文便是他在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我们知道,给昏君进谏是十分困难与危险的;其实,给“明君”进谏也并不容易,尤其是对那些有雄才大略而又功成名就的君主更是如此。而魏征以其耿耿忠心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从居安思危、创业守成、善始善终的高度对唐太宗申之以兴衰存亡的规

4、律,警之以载舟覆舟的道理,示之以十思九德,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因此,唐太宗接到这篇奏章后,幡然警醒,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儆戒和督促。【知识延伸检索】魏征进谏言录1.上《唐太宗,下同》谓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2.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怡,则善矣。”3.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

5、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4.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5.上曰:“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谬,魏征之功也。”皆

6、赐之佩刀。上谓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对曰:“威德所加,比贞观之初则逮矣,人悦服则不逮也。”上曰:“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对曰:“陛下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上曰:“今所为犹往年也,何以异?”对曰:“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中间悦而从之;今则不然,虽勉从之,犹有难色,所以异也。”【课文阅读指导】魏征这篇奏疏,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这种内容充实、形式典雅的文风,成为后世奏议类文章的典范。学习时,应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理解“居安思危”以当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在文章的形式上,首

7、先应了解什么叫“骈文”。其次,应在背诵全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唐代散文逐渐摆脱六朝以来骈文的浮华之风,恢复了秦汉散文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文风。本文尽管也用了不少对偶句式,但却骈散结合,不受形式束缚,笔力雄健,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课文结构分析】1.课文思路文章开头一段,先以固本,浚源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引出断语,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也就是这一段第一层论述中所说的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文章下面是两段承论。第二段先提出一种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