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ID:33183277

大小:6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1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_第1页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_第2页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_第3页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_第4页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参评论文迁移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姓名:干湘平工作单位:湖南省汨罗市一中联系电话:13787986076摘要:从学习迁移的含义和迁移的分类出发,充分运用学习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的发展,抑制负迁移的产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不仅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关键词:学习迁移;化学教学;探讨。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

2、迁移不可分割。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往往有许多共同或相似因素,在共同因素占优势,不同因素显而易见时,常常产生正迁移。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它往往发生在彼此相似的知识和技能之间。当新旧知识相关联的部分在内容和组织上虽相似却本质不同时,原有知识往往倾向于先入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知识,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指明本质区别之所在。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新知识向类似的旧知识还原,出现负迁移。一般来说,负迁移是暂时性

3、的,经过有目的的练习可以消除。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运用学习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的发展,抑制负迁移的产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迁移规律做一些探讨。一、利用学习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1.为学生创设迁移的情境是实现正迁移的前提5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迁移更多地由学生当前所处的情境所引起,而不是学生自发完成的过程,且学习迁移常常产生于两个相似的学习情境之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学习情境;或利用化学模型模拟与真实事物相似的学习情境;或创设化学情境,利

4、用多媒体模拟真实的或与真实事物相似的学习情境等方式,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题的有关知识上来,进入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状态,形成迁移的阶梯。例如,如高一化学中对于化学反应“碰撞理论”的学习,学生感到比较抽象,教师也觉得比较难讲,此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打篮球投篮的经验创设情境,即投篮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力度和方向性,两者缺一不可。由此引导、迁移、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出活化分子和有效碰撞的概念,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掌握“碰撞理论”。又如,在讲授晶体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可利用分子结构模型、晶体结构模型等

5、创设与微观事物相似的学习情境。这类模型能为学生提供分子内部原子的空间结构,或者晶体内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的空间排列,生动、直观、形象,使学生对原子、分子、晶体等概念的形成、表征方式、基本性质及变化规律有个直观的认识基础。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找到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因素,学生能将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与具体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或借助化学模型和多媒体影音资料使感官受到多种刺激,更大程度地促进学习迁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正迁移的发生。2.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迁移能力发展的关键贾德(Judd)的“概括化理论”认为:两个学习活动

6、之间存在着共同成分,这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实现迁移的关键则在于学习者能否概括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既然学习迁移的本质在于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或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因而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是极为必要的。⑴对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进行归类概括。例如,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加成、聚合等)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不饱和双键的通性,并迁移至其他烯烃,推断或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⑵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从现象、事实和逻辑推理中概括出化学基本原理。例如,通过分别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各种条件,揭示影响平衡的一般规律

7、,即以概括的形式得出著名的勒沙特列原理。一旦掌握上述原理,即可以帮助学习者回顾和解释已学的碳、氯、硫、氮、铁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CaCO3在CO25水溶液中的溶解与析出,氯水的组成,SO2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氨的合成,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等),构成所谓的“逆向迁移”;又有助于理解后继学习所接触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即构成“顺向迁移”。⑶对宏观的或微观的化学方法在不同场合下的适用性进行概括。例如,化学计算常涉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气体的体积(密度或压强)差等,这类计算如以“差量”为突破口,寻求

8、未知量与已知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形成简捷的思维路径。差量方法的概括,不仅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同时可运用于更多的计算场合,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