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

ID:33183590

大小:72.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1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_第1页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_第2页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_第3页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_第4页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醉驾入罪的刑法分析[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新的犯罪日益突出,当其社会讨论最激烈的莫过于醉酒驾车的刑法入罪问题。文章将以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醉酒驾驶入罪的规定为引导,对醉驾这一问题进行刑法学分析,剖析法条规定的合理性与有待于改进之处。[关键词]醉驾交通肇事逃逸一、引论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深入,我们可以感受到身边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城市高楼大厦的林立,道路交通的四通八达,随之可见的是各类用车行驶在便利的交通道路上。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私家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但是伴之而来是交通的拥挤,出现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虽然在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交通肇事有了有效的规制,但是

2、近年来交通道路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却日益凸显,其中尤以酒后驾车致使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最为严重,举几个社会较为关注的案例:2006年广东佛山的黎景全案、2008年成都孙伟铭案以及新近发生的2009年南京张明宝案,莫不以酒后驾车导致恶性的交通事故致使多人伤亡,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而我们的1997年《刑法》却在酒后驾车的规定上显得相对滞后,存在疏漏,未对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进行刑法规制,导致出现了对上述三起案件最终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样一个“口袋”罪名进行定罪处罚的。针对此种情况,同时也为了严密刑事法网,人大常委会在2010年8月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开始审

3、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其中第二十二条就是有关将“醉驾”入罪的规定。《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公布之后对其中的热点问题如“醉驾”入罪等问题在包括法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二、对醉驾入罪的分析《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此规定相当明确,若是该草案获得通过,那么醉酒驾车将成为法定的发罪行为。对此不禁要问:酒驾为什么是犯罪?其依据又在哪里?这就需要对醉酒驾车进行刑法学分析,使得对醉酒驾车这一犯罪行为获得刑法上的正当性。对酒后驾车的刑法分析也就是从犯罪构成的各个要素

4、上进行分析解剖,“具体研究各个犯罪构成要件内容的诸要素,是刑法各论课题。”大冢仁.冯军译.刑法概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第124页.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目前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学说,有传统的“四要件说”,还有对此持不同意见学者提出的犯罪构成“三要件说”,但不论四要件还是三要件,它都离不开对犯罪行为侵犯的法益、客观方面以及主观方面的分析。(一)醉酒驾车行为侵犯的法益法益即是为犯罪行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权利和利益。由于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类罪名中,因此大多数人认为醉驾行为所侵害的法益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

5、公私财产安全。由于该犯罪行为是发生在公共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城市的闹市区,在人聚集的场所实行该项醉酒驾车的行为,其针对的并不是特定的某个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特定的公私财产的损害,该醉驾行为所发生的场所的任何人的生命安全或者公私财物都处于该行为的实际威胁之下,这种醉驾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以及可能造成的结果的不特定性已是相当的明显。但笔者以为不然,将醉驾行为所侵害的法益定义为公共安全是不精确的,其范围过宽了。醉驾行为固然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但是仔细推敲之,是何以引发醉驾行为本身的呢?是由于行为人没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在过量饮酒后导致醉驾行为的发生,那么该行为所侵害

6、的法益应该是道路交通安全。机动车辆只能在道路上行驶,离开道路其行驶必将受到阻碍,甚至不能行驶,而在道路上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行人由于遵守了道路交通法规进行正常的行驶才不至于发生交通事故,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遵守交通法规,所以在道路上行驶的人或车都应当明确其可能存在发生交通肇事的风险,这种风险从整体上来说是均等的,此外,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内在道路上行驶的车或者行人也是特定的,不能因为某人没有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了该特定路段内车辆或人员的损害,就将其视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极为不公正的。(二)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也就是对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以及对可能产生的损害后果所持的

7、主观态度。这样就是区分故意和过失的标准。故意犯罪是指,行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该损害结果发生。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对于醉驾这一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将其定义为故意或者过失,酒驾行为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内存在不同的主观过错。醉驾必须是由先行行为——即过量饮酒以致难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对于其过量饮酒,肯定是完全是在其清醒的意识支配之下而为之的。在醉酒之后,强行开车,但就这一行为而言,虽然行为人已经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