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

ID:33193728

大小:62.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1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_第1页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_第2页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_第3页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_第4页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 某x 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某X+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汉语言文学“从+某X+准助词”结构的视点效应肖辛格摘 要:在言语交际或语篇语段中,介词“从”领起的“从+某X+准助词”框式结构广泛存在并在句中有着一定的语用功能。统计分析发现,其语用功能的实现与其视点效应有着密切关联。通过对“从+某X+准助词”结构在具体语篇语段中的视点进行分析,发现该结构利用“视点”实现了在表达观点上的倾向性、表意的指向性,并具备了衔接功能。关键词:介词“从”视点框式结构框式介词一、引言在日常的言语交际或语篇语段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或看到这样一种结构:“从某种角度而言”

2、“从某个意义上讲”“从某个方面来看”等等。可以把它们统称为“从+某X+准助词”结构。笔者在之前的研究中已对“从+某X+准助词”及其内部成分做了一个基本的界定(肖辛格,2013a),认为它是一种由框式介词“从”领起的框式结构,在句法上往往充当独立成分,语用上一般是为了引起话题、提出观点等。肖辛格(2013b)认为,“从+某X+准助词”时常作为一种独立成分出现在话语交际或语篇语段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类似于话语标记。本文将针对其语用功能的实现方式作进一步的探讨。一般认为,“把话语标记语从其所依附的话语中去掉并不影响该话语的语法

3、正确性也不影响其命题内容,但却影响其语用得体性和社会层面上的人际适应关系。”(王颖,2003)作为一种标记性的成分,“从+某X+准助词”结构意义相对较为虚化,在句中一般只充当独立成分,但同样能够发挥一定语用功能,即往往能起到停顿,引起观点、看法,增强话语的条理性的作用。那么,该结构在语段中的语用功能究竟是如何得到实现的呢?笔者认为,其语用功能的实现依赖其隐性的视点效应。二、视点及其元素“视点”本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人们在认识事物或描述事物时,往往会立足于一个特定的观察基点,这个观察基点就是视点。在语言学中,“视点”一般指

4、叙述者在发表一种观点或叙述一件事实时所处的位置、立场及所持的观念、态度等。如:(1)a.明天小李要来武汉。b.明天小李要去武汉。在例(1)中,“去”和“来”的使用可以体现出叙述主体所处“视点”的不同。若从空间角度对“去”和“来”进行考察,当叙述主体所处位置与其所叙述的目的处所不同时,一般会用“去”;而当叙述主体正处于其所叙述的处所时,往往才会使用“来”。因而,“到武汉来”和“到武汉去”,前者叙述主体身处武汉,后者叙述主体则并不在武汉。熊沐清(2001)对语篇问题进行论述时指出,“视点是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

5、(schema),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即形式句法)的组织”。熊沐清将“视点”分为四类: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知觉视点,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任何句及句以上的语言单位都同时蕴涵着上述四种视点,缺一不可,而这四种视点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我们认为,“视点”的上述分类更宜被称作视点所包含的四种元素:时空元素、观念元素、叙述元素和知觉元素。随着叙述的展开,语篇的视点可能发生变换。比如描述甲、乙两人对同一事物持完全相反的意见时,可以先站在甲的位置

6、进行叙述,然后从乙的角度展开叙述;或者站在甲的角度进行叙述时突然转换一下视点,从乙的角度叙述一两句后再转回甲的视点。但就一个叙述主体在对一种事物进行叙述的当时(如站在甲的角度叙述的那一刻)不可能同时既处于此位置又处于彼位置。即便对“叙述的当时”进行分析时,可能分析出叙述时即存在一定的时空位置,也存在观念、知觉等因素,但实际上都是立于同一个视点,只是我们分析时把握的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视点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同时包含了时空、观念、叙述、知觉等多种元素。在对视点进行分析时,我们可能只对一种元素进行分析,也可能同时分析多种

7、元素,但仍然只是同一个视点的不同方面而已。熊沐清指出其所分的四类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也“不能相互替代”,且分别代指了不同的方面,实际上承认了叙述主体在进行叙述时仍只是处于同一个位置,时空、观念、叙述、知觉只是对其所处的同一个位置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只是这一分类方式可能给人以误解,使人们认为在对一种事物进行叙述的当时可能同时存在不同的视点。所以,严格说来,将熊沐清所分四类称作“视点”的组成元素更为恰当。即一个视点往往由多种元素构成,一般包括了时空元素、观念元素、叙述元素及知觉元素。在对话语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只

8、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一定的角度来分析句子的视点。三、“从+某X+准助词”语用功能的视点实现(一)空间概念赋予的倾向性“从+某X+准助词”语用功能的实现依赖其隐性的视点效应,首先就是依赖视点的时空元素中的“空间”概念。在视点所包含的四种元素中,时空元素中的“空间”概念在“从+某X+准助词”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