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ID:33193815

大小:58.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_第1页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_第2页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_第3页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_第4页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农广播 ”: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农广播+”: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新闻学“对农广播+”:地方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汪丽华【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4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做大做强“对农广播+”,是时代赋予广播媒体的新使命,也是地方台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关键词对农广播+地方台机遇挑战一、“对农广播+”的内涵与外延“对农广播+”是指借助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具有较强亲和力的优势,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政策发布、普及文化、信息传播、典型宣传等作用,为“三农”领域和涉农产业提供信息传播和服务平台。在此过程中,“对农广播+”可有效拓展广播媒体发展空问,推进新常态下地方台的转型升级。“对农广播+

2、”与“互联网+”一样,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功能,其外延呈现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对象、内容、方式多种多样,不断充实拓展。农村经济社会越进步发展,农业产业越现代化,农民素质越提升,“对农广播+”就越丰富多彩,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对农广播+政策”,彰显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舆论引导的对农宣传优势。对农广播要权威发布并准确解读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法规,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因地制宜的解读,提高农村群众对党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知晓度,做到家喻户晓、群众明白;设置典型宣传、听众评说、案例解剖、舆论监督等栏目,加大政策监督落实,提升农村基层组织贯彻落实

3、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服务水平,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实、农民直接受益;组织采编人员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与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朋友,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基层贯彻落实的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认真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反映的相关问题和建议。“对农广播+文化”,放大传播知识、普及技术、引领新风的叠加效应。对农广播要针对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文化场所资源有限等特点,成为农村普及文化、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传播天气预报、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产品市场行情等各类信息,帮助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农业综合收入;通过资讯类新闻信息,让农村群众了解国

4、内外大事,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带头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对农广播+民生”,发挥以人为本、为民便民、促农增收的综合效应。对农广播要树立大农业观,节目内容既要覆盖农、林、牧、副、渔,也要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有关的服务业,全面体现现代农业“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全方位服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讲好“三农”故事,关注农村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以及他们的冷暖痛痒和喜怒哀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农民是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对农广播可设置

5、空中课堂、创业辅导、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宣传推介等专栏,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农民创新活力创业潜力,打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让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二、“对农广播+”的瓶颈和对策从上世纪大众传媒产业化经营开始,各类涉农媒体发展不平衡,且总体趋于低迷。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蓬勃发展,我国传统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日益呈现“重城市、轻农村”的趋势,对农广播大多更是步履维艰。“对农广播+”是传统涉农广播媒体的转型升级版,发展活力无限、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1、体制机制因素制约目前,广播电视行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单一

6、管理体制。对农广播具有强大的公益效能,然而听众主体是农民,他们所处的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消费水平有限,从创收角度看广告市场较小,从成本角度看投入产出比反差较大,做大做强对农广播“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广播媒体甚至干脆压缩或砍掉对农广播节目。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解决了农村以往存在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然而,由于有线电视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对农村有线广播的投入逐步减少,一些农村边远地区特别是山区广播信号覆盖依然有盲区或信号不稳定;或者由于“重建轻管”,农村广播设施的后期维护人才和经费均短缺,导致

7、信号传输的技术支撑系统陷入瘫痪半瘫痪。而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广播媒体,因为自身经费紧张,难以添置或更新大功率的广播信号发送设备。3、节目设置“半土半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农村与城市迥异的独特作息规律。一些对农广播的节目时间,通常按照城市居民的作息时间安排,不能培养农村群众的收听习惯;节目内容过多考虑吸引城市广告,大多与农村实际生活脱节,“洋味”有余“土气”不足,缺乏农村群众需要的实用管用的信息,对“三农”的针对性和服务性较差,有些对农广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