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

ID:33198821

大小:5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_第1页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_第2页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_第3页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_第4页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大学语文论文从《说文解字》农耕词研读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任海潮(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以《说文解字》收录的农耕词为依据,以形义为线索,从田地、水利、农具、作物等几个方面,初步了解古代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而探索我国古代的农业文化。[关键词]《说文解字》;农耕词;农业文化[中图分类号]H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6-0022-01[作者简介]任海潮,女,山西吕梁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

2、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字形和字义的字书,收录了许多汉代及汉代以前的词汇,其丰富的词汇蕴藏着能折射古代先民生活状态的材料。农耕词汇是农耕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农业文化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根基。研究其中与农耕有关的汉字可以窥探到当时农业发展的某些历史实情,挖掘其潜藏的文化价值,为我们构建一个古代生民的生存状态。一、田地田地在农耕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耕的生产,首先需要适宜的田地。田,甲骨文作“”、“”等,像一块块的田地,甲骨文的田块多少不等,有的多达十几块。《说文》:“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属皆从田。”[1]从《说文》的“阡陌之制”可以反映出

3、周代推行的井田制。如《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2]这就是所谓的“井田制”。“田”一般指规整之后整齐划一的大块土地。但是,也会有不规整的土地。如《说文》:“畸,残田也。”指田之不整齐、不规则。“田”之内和“田”之外都有边界。如:《说文》:“畔,田界也。”段《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3]“畔”即为田的界限。《说文》:“界,竟也。”就是边境。田之边界非常重要,田之边界是统治者治世是否英明的反映,是投射政治的镜子。《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可见,治世英明的统治

4、者,必须先从田地的分界开始。此外,田地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田中的优者,耕种容易、产量较高。如《说文》:“壤,柔土也。”指松软的土。《说文》:“埴,黏土也。”指细腻的土壤。田中的劣者,难以耕种、产量低下。如《说文》:“垎,水乾也。一曰坚也。”指干燥的土地。《说文》:“垍,坚土也。”指坚硬的涂土。可以看出古时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土壤的质量,并且因地制宜。二、水利主要是指人在水利农事活动过程中所依赖的水利设施。古代先民的居住环境一般都依山傍水,住在江河流域,这样利于灌溉和排水。灌溉类,如《说文》:“灌,水。出庐江雩娄,北入淮。”《说文》:“注,灌也。”排水类,如《说文》:“沟,水渎。

5、广四尺,深四尺。”指流水道。《说文》:“渎,沟也。从水卖声。一曰邑中沟。”指小沟、小渠。这些农田水利,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随着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为了使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需要修建一些水利工程,来增强蓄水防洪的能力。如《说文》:“堤,滞也。”就是用土石等材料修建的挡水的高岸。这样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三、农具田地开辟以后,就需要各种农具进行耕种、播种、收割等,于是农具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翻耕类、播种类、收割类、筛取类、储藏类物种。1.翻耕类。这类农具主要是翻耕田地。如《说文》:“耒,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耒”上面有手持的柄,下面

6、有供足踏使力的横梁,是一种重要的翻耕工具。《说文》:“枱,耒耑也。”为锹、臿一类的起土农具。2.播种类。这种农具只要用于下种。如《说文》:“钱,铫也。古田器。”《说文》:“,穜楼也。”段《注》:“穜者今之种字。楼者今之耧字,”《广韵》曰:“耧,种具也。”3.收割类。这类农具主要是收割庄稼。如《说文》:“杷,收麦器。”《说文》:“铚,获禾短鎌也。”即用来收货禾的工具。4.筛取类。这类农具的功能主要是将农作物与杂物分离出来,都是以“竹”为部首。如《说文》:“簏,竹器也。可以取粗去细。”就是收货庄稼时用来取出麦壳等杂物的工具。《说文》:“箕,簸也。”《说文》:“簸,扬米去糠也。”指

7、扬去米中的糟糠。5.储藏类。这类农具主要是储存谷物。如《说文》:“仓,谷藏也。”段《注》:“谷藏者,为谷所藏之处。”就是谷物储藏的地方。《说文》:“稟,赐谷也。”指粮仓。《说文》中所的农具类词,大多数以“金”为偏旁,说明当时农具主要为“金属类”器具。《盐铁论·水旱》一文中记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这充分说明铁质类农具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此外也有以“竹”、“木”为偏旁的农具。这些都折射了我国古代农耕制作材料的变化以及农业耕种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