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

ID:33200406

大小:56.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_第1页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_第2页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_第3页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_第4页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河长制”的研究思考所谓“河长制”,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制,由各级领导干部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让本来无人管理、受到污染的河流有人管理,有人负责,从而保持河清水净、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河长制”由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河湖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明确要求,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去年11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意见》。我省在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后创新提出“河长制”,在落实环保责任方面率先探索“党政同责”新机制,后来经验放大

2、到全国。围绕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江苏生态大公园”,市委、市政府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久前专门召开河长大会,对全市2045条河流分别明确河长、加强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都充分说明,推行“河长制”,不仅是一项环境保护工作,更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强化共识,认真落实河长制,扎实做好河流保护工作。二、推行“河长制”的必要性从宿城自身情况看,水资源是独特的资源优势。境内河湖密布,北依骆马湖,南临洪泽湖,骨干以上河道长

3、度近300公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河湖资源和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是,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区河湖保护存在问题也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河湖水域侵占严重、水体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方面,特别是河湖围垦、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现象屡禁不止,沟渠河道不堪重负。这些问题不解决,短板不补齐,不仅生态难以承受,资源难以为继,发展也不可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必须大力推行河长制,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格局,让“天蓝、水清、

4、地绿”成为常态。我们还要认识到,推行河长制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好事实事。习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河湖水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广大群众对改善水环境的诉求日益高涨,对水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能否用上清洁干净的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环境诉求,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如果我们漠视群众需求,不能拿出有力有效的措施提高环境质量,水和生态环境还是“山河依旧”,那么群众肯定不会满意,增强群众幸福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实施“河长制”,就是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生态利益落实好,这

5、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实事,惠及的是民生,顺应的是百姓期待。因此,深入实施“河长制”,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努力把宿城打造成为“江苏生态大公园核心景区”的具体举措,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有力实践。三、推行“河长制”的措施必须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解决突出问题,控制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具体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摸清问题和完善方案相结合。开展河湖治理,既要摸清情况,又要制定方案,做到情况清楚、

6、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方案可行。摸清问题就是要坚持“一河一档”,在开展水利普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对全区1座湖泊、2条流域性河道、2条区域性河道、6条骨干排涝河道、239条县乡河道以及128条重要村级河道,摸清所辖河湖现状,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各级河长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污染源数量、规模、分布、运转状况、审批手续等具体情况,登记河道基本概况、水质、排污口、水环境与水生态等基础信息,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加强更新维护,建好河道“户口本”,确保底子清、数字实。制定方案就是要坚

7、持“一河一策”,在摸清每条河流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因河制宜,因时制宜,科学制订综合治理方案,排出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水质改善、河道疏浚、绿化养护的时序、进度等定性和定量指标,加快研究制订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内容、整治标准、责任分工、实施步骤、工作保障等具体事项,引领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坚持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相结合。环境保护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从源头上发力、从治污上破题,才能实现整治污染与转型升级互动、发展与保护双赢。全面落实河长制,既要以源头治理营造强大声势,更要以系统治理增强整治

8、实效。源头治理就是突出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从源头上清理各类污染源。坚持把转变生产方式作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会商会审制度,严把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关口,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坚决关停“三高三落后”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企业入园进区,彻底杜绝污水直排入河现象。不断加大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广泛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系统治理就是坚持“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