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高校的“人才经”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

ID:33208254

大小:59.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_第1页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_第2页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_第3页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_第4页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念好高校的“人才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念好高校的“人才经”-人力资源念好高校的“人才经”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问问自己,您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吗?加拿大一项全球民调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中国人比例高达84%,全球最高。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无意中,我们又创造了一个全球“第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感觉自己被大材小用?说明有些单位在念“人才经”方面是存在问题的。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曾提出要念好“人才经”。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资源,校以才强,业以才兴,那么,我们该如何念好选人用人的“人才经”呢?一、充分认识人才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1.高质量完

2、成高校人才培养任务需要人才“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据统计,恢复高考30多年来,我国共培养出1000余万大学生,其中3余万博士,30余万硕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的新世纪以来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中,有12位华人科学家榜上有名,他们中有11位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由引可见,要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的人才,必须有高层次的人才在高校中担任教学科研工作。2.帮助大学生实现改变命运的梦想需要人才众所周知,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都是通过高考搭建的制度平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知识改变

3、命运”也就成为处于底层的人改变命运深信不疑的人生口号。作为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他们怀着各自的美丽梦想进入高校,作为帮助其实现梦想的高校,应当以一流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关怀,向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而这,都需要高校吸纳一流的人才为前提。3.高校创新需要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高校,应当成为创新的先头兵,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知识更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创新。只有成为能创新的高校,我们才能在国内甚至世界的知识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成为能创新的高校,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学生,为社会不断输送具备真

4、才实学的后备军;只有成为能创新的高校,我们才能担当起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重任,从而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兴旺发达。二、人才使用存在问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重建了价值体系和观念,推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在人才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软肋”,主要体现为:1.重行政轻教学科研现象仍然很突出虽然国家对高校去行政化的问题一直在不断探索,但高校行政化的问题确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高校管理过于行政化,一方面很多人才过于追求行政级别,忽视自身学术建树,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过于注重主流思想的追随,缺少创新和突破,使高

5、校出现了行政人员优于教学科学人员的异化现象,一些大学老师、高层次人才“学而优则仕”的现象比较普遍,扭曲了高校发展原本的核心价值理念。高校行政化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传统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目前行政体制存在的管理弊端有关,高校一旦去了行政化,高校的生存发展似乎更加艰难。由于高校行政化色彩难以淡化,在管理上“领导高高在上,教师忍气吞声”的现象就难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存在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就目前鲁东大学的情况来讲,除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存在着,一是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缺乏,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引领比较软弱问题,二是

6、发展动力不足,沿海开放城市的地缘优势让人产生满足感、优越感,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2.对人才引进过于盲目主要体现为:一是为追求经济效益引进人才重量不重质。目前有些大学办学,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学校办学眼光仅放在了一些短期可以获取暴利的专业,结果一哄而上,为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很多大学在选人用人时不注重真才实学,结果使学生和社会都不满意;二是人才使用过于单一西化而忽视传统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办学,我们并不否认对学术自由思想的推崇,但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既不能丢失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在办学过程中脱离现行社会制度对高校办学提出的主流思想

7、要求,当然,对西方传入的一些优秀文化,我们要批判吸收,切忌盲目推崇,使一些大学生对现行社会主流价值观感到迷失,因此,引进多样化的人才实现大学教育的中西有机结合非常必要。3.人才业绩考核过于单一、僵化由于现行高校对人才评价机制还存在单一、僵化的弊端,不管在人才引进还是教学考核方面,考核标准过于注重学历和科研论文的数量,至于本人真实的学术水平如何,学术论文的质量如何,往往还欠缺一个真正有效的评价机制。正是由于人才评价体制尚不科学,在使真正人才可能被埋没的同时,也使得一些高校的个别投机分子借制度“漏洞”获取了与其能力并不相称的荣誉或评价,这种现象的存在进

8、一步激发了高校或社会学术界投机取巧的“从众心理”,使学者心态更加“浮躁”。4.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体现为二方面:一是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