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

ID:33212071

大小:38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_第1页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_第2页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_第3页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_第4页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大学语文论文汉语与泰语名量词类型对比研究安曼兰(Ms.AmmaraApaipong)(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素叻他尼皇家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泰国84100)[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泰名量词的类型进行对比研究,把名量词分为5大类,分别是: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自主量词)。然后从这五个类别出发,对两种语言的名量词进行异同对比。最后,借助认知思维来探讨汉泰两种语言名量词的异同,以及中泰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不同。[关键词]名量词;类型;汉泰对比[中图分类号]

2、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3-0025-02汉泰名量词的类型有大同小异,都比较复杂。名量词大多数属于数量多,而且与语义都有分类难度相对比较大的特点。按照汉泰名量词的分类,两者有共同性与差异性。一、汉泰语名量词类型的共同点(一)个体量词(三)度量词汉泰两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度量系统和表示度量衡单位的词。杨彩贤指出:“度量词严格的法定规约,是一种社会约定形成的、精确地计量单位,比较固定而且确切同一的定义”。汉泰语都存在公制的单位量词和本国约定使用的单位量词。公制度量的单位的普遍使用,是汉泰语

3、的共同特点”。中泰两国使用度量单位都有标准公制。泰语本国约定称为“泰制”,而从生活习惯用泰制来计量。虽然有一些说法不是相同的,但是分类方式的思维和公制规定是相同的。(四)临时量词汉语和泰语使用量词都借用名词作为量词使用,相同点是两个语言都表示借用容器量词的搭配规定,例如:汉泰临时名量词的来源已经说明了,借用名词作为临时计算和区分单位的叫临时名量词。现代汉语临时名量词分为两类:可容性临时名量词和可附性临时名量词,而泰语临时名量词分为三类:一般名词的量词、重叠名词的量词、和结合名词的量词。因为在汉泰语中这种类词比较广泛,所以汉语

4、临时名量词比泰语临时名量词的类型详细得多。两种语言相同的地方是表示容器的名词,反映了汉泰两国有使用相同容器的状况。(五)准量词在汉语中的准量词,又叫自住量词。专家把汉语的准量量词从语法划分、语法功能和特殊的性质来分类。例如: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自主量词后面不跟名词。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需要量词的特殊名词。个别自住量词也可以用在名词的前边,如:‘三年时间’”。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称为“准量词”:“有些名词可以直接与数词连用,这是些名词的语法功能基本与量词相同,这样用的名词叫‘准量词’”。可见,语言专家的表述都认为

5、汉语准量词和自住量词表示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称名不同。在泰语中准量词是名词本身兼任量词,基本形式为“自住量词+数量+名词”。它们的特点是在语音形式的相同和可以省略结构,例如:另外一种是能省略掉前面的名词,而把数量词在前面表示为当省略之后,从表面结构上与汉语的准量词使用是相同的,就是“数量+自住量词”。二、汉泰语名量词类型的差异点(一)个体量词1.表示人物的量词。3.表示物的量词。(二)集体量词汉泰集合量词用于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事物。虽然两种语言都有集合量词,但是汉语名量词的集合量词划分比泰语更仔细。在汉语当中,具体还分了不

6、定量词“些”和(三)度量词三、结语汉泰语名量词同类量词有: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和准量词。除了有共同功能之外,大部分个体名量词能分为类别、形状、和计量等级功能。这是两种语言名词个体量词的明显特点,搭配也存在相同点。相对于大多数个体量词,集合量词数量比较丰富。从汉泰两国人民在集合量词的心理认知上,对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事物所使用的量词具有相似性,就是分为定量词与不定量词两类。泰语名量词的自主量词有特殊的情况,可以将名词自身进行重复和把名词充当为量词使用。而汉语准量词没有这种使用的结构。【参考文献】[1]杨彩贤.现

7、代汉语和泰语名量词比较及对泰汉语名量词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2]龙伟华.汉泰语量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1.[4]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5]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