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ID:33217906

大小:10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2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1页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2页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3页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4页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

2、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二章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

3、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具传染性不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发病无规律、发生过程迅速(发病对象具有普遍性)有明显的病变过程有些能恢复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

4、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①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②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接合菌的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和分枝,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②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

5、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分隔分枝,细胞一般双核,在双核细胞分裂以前,两个细胞之间可以产生钩状分枝,形成锁状联合,它有利于双核的并裂②无性繁殖除锈菌产生无性孢子外,其余很少产生无性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发达,分隔、分枝②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③有性阶段尚未发现。7、真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是植物病害的再侵染源。8、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是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

6、要包括哪两大类:细菌和菌原体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G-10、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成为喷菌现象。11、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典型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传播方式: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介体传播: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口针型病毒、循回型病毒、增殖型病毒)12、线虫的一生经历几个时期:卵、幼虫、成虫1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接触期(侵入前

7、期):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与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14、真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接(穿透)侵入细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病毒的侵入方式:伤口侵入15、病害循环: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

8、害,称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一个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