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

ID:33223916

大小:1.7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_第1页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_第2页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_第3页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_第4页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三百所重点校月联合考文综历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广东省2017届高三百所重点校12月联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商周时期,商人家族对其控制下的商业资源有相当程度的支配权,国家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所有者。商人与国家通过买卖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换,只不过购买者受到限制——主要是国家及奴隶主贵族。这反映了当时A.不存在工商食官现象B.商业发展保持相对独立C.商业经营权属于国家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25.下面是西汉社会的主要思想流派的作品所占比重情况统计图。图示现象反映了当时A.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B.研究儒家思想有利获取功名C.各学派思想逐渐融合D.儒学对社会基层形响力增强26.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

2、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B.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C.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27.《明史》载:(明代某时期)诸辅之中,尤以首揆(内阁首辅)为重。首揆之下为次揆及其他臣,虽同在禁地,但首辅独主票拟,地位自然更高,与古宰辅无异。”材料说明该时期A.内阁代替皇帝决策B.首辅掌握了实权C.皇权专制程度下降D.首辅取代了相职28.有学者认为,“正是武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武装反抗君主专制的破天荒举动,他们冒着诛灭九族的

3、危险,为新的中国历史,打响了第一枪。随后的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无不仰仗了武昌起义的历史积荫。”材料阐述了武昌起义A.革命性的一面B.具有群众基础和奋斗目标C.顽强奋斗精神D.是近代中国民主运动开端29.下面是1932-1934年中国从德、英、日、美四国进口机器数额统计表(单位:元).此表信息反映了A.英国机器质量优势明显B.美德受经济危机打击最大C.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D.四国扩大对中国资本输出4/5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0.据统计,从1919年5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新青年》先后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等文章137篇;《建设》杂

4、志在1919年8月至1920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刊载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20余篇,占其全部篇目的15%--20%。这可以印证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受B.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杂志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D.马克思主义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31.1950年,中央召开计划会议讨论编制1951年计划和三年奋斗目标。会议要求在三年内“改变工业生产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将一部分工厂迁移到接近原料、市场的地区”。这一做法有利于A.调整长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B.改变近代工业布局弊端C.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国家经济重心转向北方32.罗马法规定了特

5、留份制度,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该规定的重要意义是A.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B.完善财产分配制度C.维护罗马的社会秩序D.避免财产流入远亲33.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限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A.人类意识觉醒B.天赋人权思想C.信仰自由理论D.民主制度诉求3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代,政党和政治组织常达20个之多。从1875年到1940年,法国更换了102届政府(同期英国更换20届内阁,美国换过14届总统)。从1946年至1958年,内阁

6、更迭达24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法国A.缺乏民主妥协的实例B.政党的根本属性不同C.权力制衡机制作用有限D.民主化程度超越了英美35.1950年,美国农场和农业工人占劳动力人口的近12%,1980年,这一数据下降到2.8%。这可以用于说明A.生产发展助推社会结构调整B.美国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趋势C.农业产品过剩迫使人口转移D.二战后美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

7、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挭,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清运寿终正寝。—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材料二英国运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