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

ID:33232443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_第1页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_第2页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_第3页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_第4页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师说课后巩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课后巩固检查我的基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句读()或不焉()经传()蟠()老聃()苌弘()近谀()贻()答案:dòufǒuzhuànpándānchángyúyí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小学而大遗。(5)句读之不知。(6)今之众人。参考答案:(1)(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

2、: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古)无论,不论。(今)没有。(4)(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5)(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6)(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3.写出下列加点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及含义。师传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之

3、其参考答案: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学习;③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动词,从师;⑤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⑥名词,军队。传:①动词,流传;②动词,传授;③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④动词,传递,传送。之:①助词,的;②代词,他;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⑤代词,这类,这些;⑥动词,到,往。其:①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②代词,他,他们;③代词,表远指,那;④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⑥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4.找出下

4、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而耻学于师()(3)小学而大遗()(4)位卑则足羞()(5)吾从而师之()(6)吾师道也()参考答案:(1)远,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耻,意动用法,以……为耻。(3)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羞,意动用法,以……为羞。(5)师,意动用法,以……为师。(6)师,名词作动词,学习。5.在古代汉语中,“于”作介词有三种用法:a.引出动词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到”“向”“对于”;b.表示比较,相当于“过”,一般

5、翻译成“比”;c.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给下列句子中的“于”选择恰当的解释。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1)不拘于时,学于余。()()(2)耻学于师。()(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师不必贤于弟子。()(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答案:(1)ca(2)a(3)a(4)b(5)b剖析精彩文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

6、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7、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下列各句中都含有“之”字,其用法与“欲人之

8、无惑也难矣”中“之”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所以为圣。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都是“所说的”;B项分别是语气助词和副词;C项分别是表原因和“用来……”;D项分别是代词和句末语气助词。答案:A8.翻译下列句子。(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