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袁枚山水诗之“趣”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

ID:33238000

大小:5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_第1页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_第2页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_第3页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_第4页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袁枚山水诗之“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袁枚山水诗之“趣”-大学语文论文论袁枚山水诗之“趣”孙红梅(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作为乾嘉诗坛盟主的袁枚,在其诗论中将“趣”与“性灵”相结合,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诗趣理论,其山水诗融诗情、个性、才情为一体,呈现出生趣、谐趣、奇趣等审美特征,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为清代诗坛作出了典范。[关键词]袁枚;山水诗;趣[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057-02[基金项目]本文为包头师范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BSYKJ2012-02)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孙红梅,女,内蒙古赤峰人,包头

2、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趣”是我国古典诗论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与“味”、“韵”、“意境”等范畴一起被人们用来概括诗歌审美的本质特征,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袁枚借杨万里之论,将“趣”与“性灵”紧密联系了起来。作为乾嘉诗坛的盟主,袁枚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诗趣理论,他的山水诗融诗情、个性、才情为一体,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为清代的诗坛作出了典范。一、生趣袁枚曾言“我诗重生趣”,这里的“生趣”我们可以理解为生动活泼,灵动活脱。赋

3、自然以精神,予事物以灵性,这在袁枚的山水诗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和鲜明,他的山水诗往往充满强烈的生命气息,那些山水草木、虫鱼鸟兽并不是无意识的自生自灭的客观存在,而是如人一样具有灵性、知觉、意愿、情感,如《温泉》:“华清宫外水如汤,洗过行人流出墙。一样温存款寒士,不知世上有炎凉。”华清池温泉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而闻名天下,如今佳人已逝,江山易主,而温泉犹存,对所有的沐浴者都温存有加,一视同仁。这种极尽物态人情之妙的拟人手法在袁枚的山水诗中几乎随处可见:“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苔》)“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夜立阶下》)“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玉泉观鱼》)“花

4、似有情来作别,半随风去半升堂。”(《春日杂吟》)诗人以敏感多情的心来体悟万事万物,将自己消融于自然景物之中,自然景物则成了诗人心灵的物化,或者说诗人将自然人化,从而使得整首诗作都显得活泼生动,生趣盎然。袁枚喜欢捕捉动态的自然意象,描写时更夸饰之突出之,给人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到石梁观瀑布》:“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山崖壁齐动摇。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诗人的观察视角由上至下,集中笔墨描写石梁瀑布由半空飞驰而

5、下的壮观场面,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渲染瀑布的声音与形态,比喻和拟人等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石梁瀑布的夺人声势。又如《观大龙湫作歌》:“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分明合并忽迸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软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喧。”上首诗描写石梁瀑布主要是突出其一泻千里的气势,这首诗则重在描摹大龙湫瀑布的飘逸之美,将瀑布下落时的轻盈柔缓、绚丽多姿表现的生动逼真,令人神往。二、谐趣袁枚认为“趣是诗中三昧,风趣专写性灵,需灵犀相通,非天才不办”,袁枚在令自然人格化、灵性化的同时,亦在其中融入诙谐幽默,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呈

6、现出浓厚的主观色彩与个性特色。如《端阳阻雨文殊院,云来遮门一无所见。午后小晴步至立雪台,望前后海诸山》:“大风西南来,势若奔万马。老僧生怕寺飞去,扛取齐峰压屋瓦。须臾云气重重开,我乃支筇立雪台,前海后海看崔嵬。许看不许看,全凭云主张。趁此云归家,亟亟左右望。”“老僧生怕寺飞去,扛取齐峰压屋瓦”,诗人用这一奇特的想象来渲染风势之狂,读来生动有趣,“趁此云归家,亟亟左右望”则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匆忙紧张的偷窥者的形象,令人哑然失笑。又如《到西海门看落日,山中藏山颇似天台琼台》:“我胡留连不肯去,来世或到今生不?其奈金轮阁崖上,海未来捧山先收。不得已乃下山走,迟恐星辰乱打头。”诗人开始

7、流连不肯离去,后来却匆匆下山,原因是“迟恐星辰乱打头”,这出人意料的理由再次令读者领略到诗人的诙谐。再如《晚宿寺中同霞裳步铁城障,认一线天》:“诸洞空中悬,道是猿猴宅。颇有高人风,呼之不肯出。”将不肯出洞的猿猴比作隐居的世外高人,亦显示出诗人之乐观风趣。三、奇趣汤显祖曾言:“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士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则可以无所不知。”袁枚可以称作一位“奇士”,他的一些山水诗是融自然之美与个性诗才为一体的杰作,将崇高的风格与优美的潇洒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