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

ID:33240913

大小:2.4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2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_第1页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_第2页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_第3页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_第4页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3.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王伟明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114,41340005,41172162,40972083,41402159)和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5ZB0085)的资助。作者简介:王伟明,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盆地分析与成藏动力学。Email:wangweimingcdut@163.com,李勇1、2,陈斌1,刘颖倩1,邵崇建1,周游1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摘要:通过野外岩石露头、WFSD-1、WFSD-2、WFSD-3钻井岩芯、镜下薄片分析和测井曲线等地

2、质资料,研究龙门山中段逆冲推覆体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类型及特征,分析砂体古沉积环境以及形成过程。表明研究区内沉积砂体主要由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和扇三角洲砂体组成,还原了古地理条件在砂体的沉积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另外研究区内有煤矿富集层位,高品位烃源岩也较为发育。因此,对这一区域须家河组砂体的研究,不仅是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古沉积环境的恢复也是对该区域煤藏和油气资源的远景探索,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龙门山中段逆冲推覆体须家河组砂体类型沉积环境油气藏1引言龙门山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南北延展约500km东西布局为30-50km,是整个地表上地形起伏度最大的区域

3、,在小于50km的直线范围内地形高低起伏约4000m。龙门山地区主要存在3条北东走向并且大致平行的断裂(图1):汶川—茂县断裂(后龙门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龙门山前山断裂)。此次的研究区在龙门山冲断带中段(图2),主要依托汶川断裂科学钻井的钻井资料。图1、龙门山冲断带(中段)构造剖面图与钻孔位置示意图(引自李勇改)(WMF:汶川-茂县断裂;YBF:映秀-北川断裂;PGF:彭灌断裂;PGC:彭灌杂岩)前人根据地表露头、钻孔岩芯和地震反射剖面对残留的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盆内区域(原地系统)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已卷入龙门山冲断带推覆体

4、内的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地层(异地系统)的研究仍十分薄弱。究其原因在于:(1)现今在地震反射剖面上所看到的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是经过后期的若干次挤压构造活动改造而形成的,只是是原盆地的残留部分,这种改造作用包括横向的挤压和纵向上的复合叠加;(2)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近源地层已卷入龙门山冲断带推覆体内,构造作用强烈,导致变形、变位(李勇等,2000)[1-4];(3)前人对龙门山冲断带内晚三叠世地层、沉积相的研究仅限图2龙门山中段区域地质图于地表剖面,然后缺露头残缺不全;(4)在龙门山冲断带的地震反射剖面效果图难以进行详细的构造解释和地层解释;(5)在龙门山冲断带内一直缺乏钻孔岩芯,难以进行

5、详细的岩石学鉴定,对异地系统和原地系统的地层对比只是局限于推测。因此,借助汶川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的WFSD-1、WFSD-2、WFSD-3的岩芯,开展龙门山冲断带(中段)异地系统(推覆体)中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三段和须四段砂体研究,将有助于完善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的认识与研究,并且探索这一区域的油气藏资源开发潜力。2岩石特征根据WFSD-3钻井岩芯得岩性分布图(图3)。须三段岩芯主要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灰色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富岩屑砂岩和粉砂岩互层,中、下部夹碳质页岩、煤层(线);须图3WFSD-3岩芯柱岩石类型分布四段岩芯主要为灰色细-中粒岩屑砂岩、钙屑

6、砂岩、砂砾岩、砾岩、粉砂岩与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夹煤线。岩芯取岩石薄片做砂岩岩石学镜下鉴定,研究区内须家河组砂体主要为中细粒砂岩,其次为粉砂岩。岩石的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主要为次圆状和次棱角状。砂岩整体上表现为低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的特点。本区须家河组砂岩三端元投点(图4)得到主要为岩屑砂岩,次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图4-1、须家河组三段砂岩岩性投点图4-2、须家河组四段砂岩岩性投点3砂体类型及特征须三段和须四段沉积时期为构造活跃期,也是盆地基底沉陷较快时期[5-8]。从区域岩性和剖面结构上来看,龙门山前陆盆地须三段和须四段砂体主要形成于海(湖)陆过渡相沉积

7、环境。在龙门山隆起的过程中,该层位岩体被卷入龙门山冲断带推覆体中。针对龙门山前陆盆地特有的砂体特征(表1),对研究区域的砂岩进行分析。表1、龙门山前陆盆地砂岩粒度特征比较表砂岩类型粒度特征砂岩类型粒度特征河口砂坝砂岩1、粒度概率曲线为二段式2、跳跃总体斜率为中陡,分选性良好3、跳跃和悬浮线段是渐变的4、缺乏牵引物质辫状河河道砂岩1、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三段式2、悬浮总体斜率低3、跳跃总体是主体组分,斜率高4、牵引物质发育水下河道砂岩1、粒度概率曲线为二段式2、悬浮总体的斜率为低—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