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

ID:33244854

大小:79.4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2-22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_第1页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_第2页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_第3页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_第4页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汇编真题汇编(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殷红(yān)损兵折将(zhé)还看今朝(hái)B.劲敌(jìng)答理(dá)转弯抹角(mò)悄无声息(qiǎo)C.阡陌(mò)膝盖(qī)舐犊情深(shì)刚愎自用(bì)D.镌刻(juān)恪守(kè)迄今为止(qì)煽风点火(shàn)2.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再接再励沧海桑田3.下列

2、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B.所谓“生态自觉”

3、,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

4、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内容以诗文创作为主。B.收集个人作品的书称为“别集”,收录众人作品的书称为“总集”。如《白氏长庆集》、《欧阳文忠公文集》都是别集,梁萧统编的《文选》则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C.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旦、正旦、末、正末均是杂剧角色名。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D.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5、A.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C.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D.交际工具与品德修养的统一8.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9.高中语文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组织五个模块教学,根据的两个方面目标是()。A.感受•鉴赏积累•整合B.阅读•鉴赏思考•领悟C.阅读•鉴赏表达•交流D.应用•拓展发现•创新10.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根据学生各

6、种需要,教师应适时调整心态和策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达到共赢共享。《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讲授方式与问答方式B.启发方式与发现方式C.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与多种有效方式“融合”D.AB方式并用二、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碧山,在今湖北省安乐县。山下有桃花岩,相传为李白读书处。  11.诗人为什么对问者“笑而不答”?12.后两句写景,有何深意? 三、阅读理解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

7、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①,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