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

ID:33255342

大小:406.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3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_第1页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_第2页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_第3页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_第4页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00  42  48[分数]:76分1、只要把一个地区变成了行政上面的城镇,那么就叫做城市化。 正确 错误2、从人口属性上来看,城市和农村最大的区别就是城市里面住的都是城镇居民,农村里住的叫做农村的居民或者农民。 正确 错误3、主动的城市化城市问题很多,包括失业,住房困难,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等。 正确 错误4、根据本讲,城市化的三阶段论这一理论中提到的第二个阶段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正确 错误5、本讲指出,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化质量不高

2、。 正确 错误6、城市化的空间特征就是变农村景观为城市景观。 正确 错误7、城市化会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聚集更强。 正确 错误8、如果干扰城市化正常的进程,农村和城市都会出现问题如失业农民问题,黑色经济、非正规经济泛滥等。 正确 错误9、城市化的过程会导致城市的发展速度变慢,人口减少。 正确 错误10、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开始减缓,城市人口比重最终大体稳定在50-60%。 正确 错误11、城市的社会关系是以()为主。 公共关系 亲缘 血缘 家族12、根据本讲,城市化的三阶段论这一理论中提到的第一阶

3、段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这时的城市化水平都在()以下。 10% 20% 30% 40%13、以步行为主,规模小,经济自给自足,剩余产品简单交换,房屋简单、自己建造,对应城市化起步阶段的城市阶段为()。 步行城市 工业化城市 郊区化城市 多样化城市14、城市化过程当中存在问题,其中一个表现是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的发展滞后。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以上都正确15、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中,中国的城市面积扩张了()。 20% 30% 40% 50%16、从产业机构上看,城市中的产业主要是()。 第二、三产业 第二产业 

4、第三产业 农业17、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污染严重 城市化质量不高 交通拥堵 创新能力不足18、1978年,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比是1:2。200年城市和农村收入比变为()。 1:5 1:4 1:3 1:219、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郊区化了一段时间以后,一部分人从郊区又迁到了中心城市,而城市里头有的人从中心向郊区迁移,叫做()的城市阶段。 多样化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功能化20、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的增长规模,当K<0.5时,城市属于()。 前城市化社会 城市化初期阶段 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5、21、根据本讲,城市化的核心问题为城市化质量不高,引发以下哪些问题?() 污染严重 交通拥堵 城市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大城市病与经济弱化同时存在 城市空间体系中城市之间缺少联动22、根据本讲,城市化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项?()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农业生产向非农就业转变 农村景观(基础设施)变为城市景观(基础设施) 农用地变为非农用地 以上都不正确23、被动的城市化有以下哪些表现?() 城市有和农村一样多的就业机会 能承担得起大量人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 农民迫于生计,到城市讨生活 城市的经济并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 城市问题

6、很多24、根据本讲,我国处于()阶段。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快速城市化阶段 经济缓慢发展阶段 以上都不正确25、2000年到2010年的相关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26% 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50% 中国的城市面积扩张50% 中国的城市面积扩张26% 前四项均不正确26、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以下哪些方面()。 经济发展的动力 人口迁移动力 社会形态差异 政府的推动力 外部环境压力27、城市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哪些阶段()。 步行城市 工业化城市 郊区化城市 多样化城市 复杂化城市28、城市化发展的过

7、程中,会遇到下列哪些问题()。 污染严重 产业发展不足 第三产业滞后 空间城市化超前 不完全的人口城市化29、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被动城市化引发的问题()。 农业劳动力减少 农村污染趋于严重 农村财力紧张 “二元”结构有明显改善 城乡差距地位运行30、城市化的正面结果主要有以下哪些方面()。 人口增加,聚集更强 劳动力增加 农村减少剩余劳动力 一二三产业都会得到发展 农村生活方式趋于传统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