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

ID:33256332

大小:59.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3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_第1页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_第2页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_第3页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_第4页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的确是一本让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的教科书,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然而,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

2、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基于以上认识,我对主题图的价值和运用方法进行了反思,并在教学中开始了新的尝试和实践。一.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一)依据主题图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数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时

3、可依据主题图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合理整合,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四页“生活中的数学”,主题图出示了几种常见的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根据这一主题图,教师可以在新课前一天给学生交待任务,自己或在家长带领下到附近观察、访问,看一看哪些地方用到了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第二天上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进行组内汇报、小组交流,感受测量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设计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能全面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二)依据主题图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5-数学论文《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7页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景图:①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就包含了

5、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从而引入验算的教学。教师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更重要的是把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在情境中更好了理解了“验算的意义”。(三)依据主题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实验教材恰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实验教材中有许多主题

6、图,在主题图中编者有意识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着学生去探索、发现、研究。于是,读图就成了学生经常进行的活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独立去读图,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解题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知识。如此,学生的创造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在主题图上找平行四边形,学生不但找出了图中提示的角,还找到了楼梯、过道、球网上等等许多地方隐蔽的平行四边形。在寻找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也有了初步认识。在争先恐后的发言中

7、充分显示出学生喜欢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钻研的愿望和能力。(四)依据主题图创造学生交流合作的时机。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不再被简单地当做学生“接受”-5-数学论文知识的地方,而成为了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的主题图多处呈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如在探索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时,按照主题图的提示,利用1米长的绳子和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