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

ID:33257935

大小:61.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3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_第1页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_第2页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_第3页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_第4页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新闻学悲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失孤》诗意表达的艺术特色叶盛世【摘要】作为2015年反映打拐题材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失孤》其悲情化的叙事主题没有通过浓重而悲痛的煽情,而是通过诗意化的方式平静地表达出来,震撼人心。本文通过分析其艺术特色,希望能够为国内社会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诗意表达和叙事美感的构建提供创作范式和思路启发。关键词失孤;摄影构图;蒙太奇;叙事美感;禅意表达;井柏然2015年春的电影银幕大片云集,好莱坞魔幻大片《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等尽显魔幻世界各方力量的尽情角逐,同时,

2、青春系列电影《左耳》等再掀票房狂潮,以其“小清新”气质而深受影迷喜爱。然而,在2015年春银幕的排片档期上,《失孤》揭示“打拐”这一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却用诗意化的方式平静地表达出来,获得了广大影迷的青睐,单日票房保持前三,最终将其送上3月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创下3月首部首周过亿华语电影的纪录,成为史上最卖座的“文艺片”,这让国内传媒业界对社会现实题材电影研究颇有兴趣。本文将从社会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表达方式出发,结合电影《失孤》的诗意表达中的美感和不足,探讨社会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提升路径。一、影片《失孤》中叙事美感的构建电影《

3、失孤》一开始,除了被拐女童周天意那清澈的眼睛,还有雷泽宽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而坚定的眼神、行色匆匆的褴褛身影、摩托车后迎风招展的寻子启事、前方弯弯曲曲仿佛没有尽头的路,奠定了《失孤》寻子这一悲情化的感情基调,然而与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不同的是,本片并没有处理得太过悲情,很像是一部散文式的公路片,给人以暖心、暖情的韵味,为国内社会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诗意表达和叙事美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启迪。(一)遗憾之美:悲情叙事的遗憾为打拐的成功奠定情感的伏笔《失孤》中曾帅这一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其英俊洒脱的闪亮形象的背后,是这个被拐孩子青春自我

4、认同感被残忍剥夺的无奈。渴望重新找回亲生父母疼爱的他和雷泽宽最终踏上了寻亲之路。然而寻亲之路异乎寻常的艰难,留在曾帅记忆中的只有“家乡的铁索桥,桥边的竹林,妈妈的长辫子”。遗憾的表达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根据网友发的帖子和儿时关于铁索桥的记忆,曾帅和雷泽宽先后来到了有老妈妈梳着长辫子的铁索桥边,还有第二次的危桥,以及青山绿水中的第三座铁索桥边,但都遗憾地离开了,遗憾的情感也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只是,遗憾远远没有因此而终结。电影《失孤》揭示的主题是孩子被拐,因孩子心灵受到严重伤害而处处洋溢着遗憾:曾帅睡梦之中讲述有铁索桥的村子一天内

5、有两个孩子被拐时,流下了伤感而遗憾的泪。全片的高潮之处,最动人心弦的,就是曾帅孤独、失望、茫然、绝望的背后,其模糊的记忆正在被完全抹杀:曾帅在知道了自己的真名是毛雪松,准备和家人团聚时,记忆深处的儿时的自己走在竹林茂盛掩映之下的铁索桥上,两人面对面相望,那一刻,记忆深处大片大片的竹林被砍伐落入河水,随即,铁索也落入水中。在他走上桥头,看到迎面走来母亲的时候,一个长长的大辫子被剪落在桥面上。在一层又一层的记忆被抹杀后,伤感无奈而又感受到家人重逢之喜的毛雪松才最终和家人拥抱在了一起,这也是多年之后和亲生父母团聚时,其内心遭遇严重伤害的真

6、实写照。同时,被拐儿童周天意在好心人报警后,被解救。其母苏琴却因无法忍受失女之痛在这之前跳入江河之中,这刺痛了很多人心中希望的神经,是剧情遗憾之美的深刻写照。(二)禅境之美:人生两难的禅意表达使寻亲的剧情意境更加深远2015年上映的电影《失孤》是从多个角度表现拐卖儿童这一题材,尝试用温情化的叙事视角去体现悲情的被拐儿童故事,是《失孤》的着力之处。最耐人寻味处,就是影片结尾大师那段禅意的表达:“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他,缘灭。找到是缘起,找不到是缘尽。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多行善业,缘聚自会

7、相见。”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笔者认为最终雷泽宽和被拐的儿子团聚应该成为影片最终的结局。当然,作为导演,为了观众催泪的需要,也可以选择悲剧性的结尾。然而《失孤》的结尾不同寻常,既没有选择家人团聚的大结局,也没有选择催泪的悲剧结局,而是选择用禅语结尾。这段伴随着和尚渐渐加快敲木鱼的声音,让观众久久难以忘怀。那些关于缘起缘灭的生命世界里,观众仿佛感受到了远离物质世界的佛家的大爱,意境极其深远。禅语为电影《失孤》的结尾进行了哲学升华。它以一种大爱的关怀,引导人们步入善的世界和国度。从而让大家看到未来生命岁月里的真情希望。有一天,“缘聚则会

8、相见”。(三)摄影之美:摄影构图的唯美精准为富有魅力的影片增加看点《失孤》其反映的孩童被拐卖的叙事情节是悲凉的,但其悲情化的感情色彩借以诗化表达。《失孤》在拍摄过程中,从海边小镇到内陆乡村,拍摄者辗转多地,展现了五彩斑斓的乡土中国。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