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

ID:33258868

大小:73.0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23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_第1页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_第2页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_第3页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_第4页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教师培训活动一专题讲座十街大村小学老师们: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大村小学。受中小学校教导处杨主任、我们大村小学戍校长的委托,与在座的诸位交流,我很荣幸。你们虽然是教育战线的新兵,但你们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精英。众所周知,教师聘任也是“逢进必考”,越考门槛越高,所以,你们越是年轻,越值得我仰视。交流自己的感受,难免个人的、主观的想法比较多,请老师们带着辩证眼光,批判地听。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漫谈青年教师怎样备好课?  一、从手头工作检查说起  谈到备课,我就从手头工作检查说起。估计有些老师跟我一样,相当的不喜欢被隔三差五的检查。前

2、些天,我们学校搞了一个“变废为宝”的活动。数学课上,有个小朋友,举手非常积极,叫他回答问题时,他的回答是,“陈老师,什么时候检查制作作业呀?”我晕倒。做得好的人,总是期待着检查。老师们,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检查教案一般是检查二次备课、教后记等。因为一次备课,好多是“大集体备课”,我说的意思是全省同轨教师集体网上备的课。检查二次备课,主要看你根据个体情况修改后的个案。有些学校甚至要求二次备课修改需要达到1/3以上,这大概是基于“大集体备课”的背景。与其说,花那么多时间修改1/3以上,不如个人认真准备,集体备课时,大家再集思广益。比如主动向老

3、教师学习;比如就一些新的教学思路、有争议题目,共同探讨;比如资源共享等等。城东小学、杨桥小学等学校都举办过集体备课的开放活动,其它各校也都在积极推广,青年教师应该珍惜这样的平台。44  我也多次学习过不少老师的二次备课。有的教案上写满了,看得出,是抓紧时间,抄的;有的画几笔,表示他备过课了,圈阅的;有的一连翻过几页,一个字也没有,天书。如果这些课都能上得不错,对备课的老师来说,多写几个字,也是形式。教师,能做到这样,心中有课,绝对是值得夸赞的。徐校长给我指导、审稿时说,“这一点,我有感受,我刚工作的时候,领导检查我的教案,批语是——过简,可

4、我确实是认真准备了,好多话,挤去水分,也就几行字了。所以,我从不规定老师一定要写多少。”  老师们,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是高效课堂的需要,是你个人成长的需要,不能为应付检查,做个形式。  二、新课程标准  在我学习过的二次备课的个案中,修改教学过程的很多,很少有老师修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老师们把它当成盲肠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儿。教学目标是圣经,不能抓在和尚手里。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纲领,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每一册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它的补充和预设结果。这里,选几点跟

5、大家回顾一下。“新课标”的四基与基本素养,(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领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新课标”教育理念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三、满足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四、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标”的总体目标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次听“一人一课”,课本后面的一道计算题,题目要求是,“比一比,再计算。”上课的老师提都没提,直接放到课堂作业去了,他不知道那是块金子,或者认为太简单了,没必要再浪费时间让学生

6、比较。其实,这道题的题眼就是“比一比”。一次校长喊我一起听一位老师的随堂课,同样是一道计算题,在学生交流后,教师没办法总结,因为这位老师用的是简案,上面没有参考答案,课上无所适从。  评课例子老师们见得不会少,有的老师评课时说几句套话,“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小组合作,课堂气氛热烈”等等。或者,抓住一些枝头末梢,东扯西扯几句,敷衍一下。可以说这样的评课肯定不得要领,评不到点子上。甚至,一次教研评课,一位老师说,“XX校长,说老实话,我真听不出好坏,真听不出来。”这位老师诚实得可爱。44  举习题处理,听课评课的例子,是因为教学中类似的

7、例子很常见。为什么习题不会处理,听课不会评课呢?因为老师心中根本没谱,没有标尺。这个标尺就是课标精神、教学目标。离开了“新课标”精神,就谈不上什么课时目标,没有预设的教学目标,你的课就没有了目的性、指向性。这样毫无章法的“散打”,结果必然是种瓜得豆,缺失预设的生成。听课是学习,评课是总结不足与经验,更好地学习。不会听评课,备课自然不晓得天东天西。上课只能是照本宣科,呆做题目。这就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远了。  再说说评课。  某年某月到江南某地某校学习,课研标题是“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执教老师前面是学生,学生后面有十几个老师,手拿计算器、观察量

8、表,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课后经过紧张细致的统计,每个组的老师就“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学生出错后教师的处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等观察点进行汇报,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