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

ID:33262491

大小:33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3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下达书(教师用表)专业环境科学学号2007101917姓名刘美镇现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下达书发给你,主要内容如下: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二、基本要求1、认真调研,广泛收集资料。2、论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准确、简练、流畅。3、参考文献使用规范,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4、按规定的进度安排进行,并高标准完成论文。三、推荐参考文献[1]曹建荣,张保华,董杰.鲁西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07-309.[2]史双

2、昕,周丽,邵丁丁,等.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类POPs残留状况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1):24-29.[3]付卫东,王岩,刘衍君,张保华,等..山东聊城市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78-81.[4]郑鹤龄,郑标伟,陆文龙.不同污水对土壤重金属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7(2):23-26.四、进程安排起迄日期主要内容2010年12月-2011年2月选题、调研、收集资料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20日论证、开题2011年3月21日-2011年5月10日写作初稿20

3、11年5月11日-2011年5月31日修改、定稿、打印五、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书于2010年12月13日发出。毕业论文(设计)应于2011年5月31日前完成后交学院,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分别评阅后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书一式三份,一份给学生,一份留学院存档,一份装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指导教师:2010年12月10日分管院长:2010年12月12日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学生用表)学生姓名刘美镇专业环境科学班级2007.4学号2007201917题目聊城市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指导

4、教师王岩职称讲师学位硕士题目来源指导教师推荐□自选□其它题目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它【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选题意义: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聊城市农田土壤受的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但是由于污染物来源不同,人们对农田土壤破坏原因的不确定性比较多,对如何改善聊城市土壤的状况方法还不统一,如何才能使农田土壤质量状况得到最大改善,使农田作物得到很好的生长,对农民收入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对农田土壤状况研究的意义非凡。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对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的研究,主要是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农田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以及不适当的耕作模式对农田土壤质量的破坏,以及

5、如何治理,但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大规模的研究,对局部很小区域的研究尚且不足。可行性分析:本科阶段,我已经系统学习了《环境学概论》、《环境检测》、《环境影响评价》等与环境相关的学科,能够较好的设计论文的思路,另外,近几年,与土壤质量状况相关问题研究较多,为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且我校图书馆有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可供查阅,还可以上网,搜集资料。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相信能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点、难点】主要问题:提出不同的有害物质及耕作方法对农田土壤质量的破坏,以及如何的治理,改善农田土壤质量。重点:介绍不同的有害物质及耕作方法对农田土壤的

6、破坏以及影响因素难点:如何治理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主要参考文献】[1]曹建荣,张保华,董杰.鲁西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07-309.[2]史双昕,周丽,邵丁丁,等.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类POPs残留状况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1):24-29.[3]付卫东,王岩,刘衍君,张保华,等..山东聊城市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78-81.[4]郑鹤龄,郑标伟,陆文龙.不同污水对土壤重金属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

7、1,7(2):23-26.[5]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6]冯娜娜,李廷轩,张锡洲,王永东,夏建国.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生态学报,2006,26(2):349-356.[7]姜勇,汪思龙,高洪,刘艳,于小军.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影响.生态学杂志,2005,24(4):360-363.[8]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9]国家环保总局.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0]张乃明.太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